< >在下是一个相声爱好者,曾经读到过一篇文章,曾许久为之感动,现在引用片段与诸位分享:</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EM>“感动少马爷”</EM>片段:</B></DIV>
<DIV class=quote>一向反对煽情。不过真诚的感动还是要表达的:在此向马志明先生致以深深的敬意。
有一年吃午饭的时候,偷着看电视,曲苑杂坛正演《大保镖》。笑声惊动全家,老人
家过来看了看,说:“这是马三立的儿子”。不由得我大吃一惊:既是三爷的儿子,相
声说的这么好,居然没什么名气? 后来听人说,少马爷的泰山泰水二位,也是闺女嫁了好多年后,才知道和马三爷结了亲家!
让人敬佩的是,在浮躁喧嚣的大环境中,少马爷稳住了,不但不借着父辈的名头上位,反倒逆时代潮流而动,潜心整理表演了一大批传统段子,并演出了自己的特色。想到马三爷在四十年代初,常宝坤等在兄弟剧团红极一时,而自己却困顿不堪的时候,写在本子上勉励自己的诗:“桃花三月放,菊花九月开;一般皆在土,各自等时来”,不能不感叹:三爷有子!
</DIV>
< >曾几何时,我们习惯了大城市的喧嚣;习惯了充斥着我们生活的压力、速度、竞争、虚荣。我也是大城市的一员,一年以前我面临着人生的一大抉择:是选择名校研究生还是元6000月薪的工作?尽管6千元的收入并不算多,但加上某高校对非保送类研究生一学年18000的学费(全国从03年开始收费的高校仅此一家,相信我毋须多言),数字也算不菲了。每每念及此事,我总是拿出少马爷的文字勉励自己“桃花三月放,菊花九月开;一般皆在土,各自等时来”。确实,我们的时代更加认可速度而不是质量;更加认可文凭而不是知识。但时代总有苏醒的一天,到那个时候,所有一直潜心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的人终可以振臂高呼:“我来了”。</P>
< >作人如此,作事亦然。不要再要求字幕组加快速度,速度终归只是诸多我们选择此字幕组的条件之一,除了速度,我们追求的更多。</P>
< >至于竞争,何时何地都不可避免。然而,我们应该看到,所谓市场虽然形于竞争,却源于博弈:起初大概就是一个有衣,一个有食的人为了各自的生存相互进行了第一次交换,才演变成了今日的市场,这种双赢才是市场的根啊。既然如此,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字幕组为了保证自己的市场都要抵制其它字幕的劳动成果呢?其它字幕有了成果,还有这么多热衷者留在这里引胫期待自己字幕组的产品,难道这不是我们在向字幕组每一个辛勤工作的成员致敬的最好证明吗?对自己的成果有自信,同时接纳别人,有道是:海纳百川,有容为大。要成就一番事业,这永远是颠不簸的王道。</P>
< >相声爱好者皆多,各自追捧的对象不同,但每个人热爱的都是相声,在经过了无数次无疾而终的辩论之后,大家成了朋友,我们约定,不去哈根达斯,只泡老舍茶馆,不吃卖当劳肯德基,只访老北京炸酱面。永远不敢说我们这些人就是鲁讯先生口中“中国的脊梁”,但当所有中国国粹捍卫者把手牵在一起的时候,我看到了中国文化无坚不摧的伟大力量。</P>
< >因为喜爱圣斗士,我们相互结识;因为喜爱圣斗士,我们把在其它字幕组论坛发现的东西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尽管发错了版);因为喜爱圣斗士,我们维护本论坛的秩序和和平……拥有这样的相似,在我们之间难道还有什么解不开的结吗?</P>
< >我是一个爱冲动的人,说了话常常后悔,刚才在<FONT color=#4f82b6><B>zhangl5</B></FONT><FONT color=#000000>朋友的贴中说了好多混话,在此向这位兄弟致歉,我相信,虽然转贴,他的用心是好的;至于愤怒,每个人都曾经有过;至于版主,他的做法虽然略有些强硬,但是上有版规,也没有超过自己的职权范围。</FONT></P>
< ><FONT color=#000000>我提议:让我们所有人化干戈为玉帛,再次把手拉在一起。</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24 13:58:1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