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S

 找回密码
 进入圣域
查看: 911|回复: 5

佛学典故,算是给自己庆祝400贴达成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7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佛学典故一:
   拈花微笑
   释加牟尼带领众弟子在灵山大会上,要宣布他的传人.当时释加牟尼手拿一枝菩提花,面带微笑.在场的大部分弟子都不解其意,只有迦叶也面带微笑.这时释尊说道:"吾有正眼法藏,已传给迦叶了".于是迦叶被指定为佛教的第二代传人.
   这是佛教史上著名的拈花微笑公案.后来佛教传人的指定都采用这种当众宣布的作法.


佛学典故二:
   五祖传人
   佛教禅宗五租弘忍选传人的时候,要门人写心得.当时已身为上座的神秀写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试,莫使惹尘埃.",而伙伕慧能写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傍晚弘忍到厨房看慧能,问到:"米熟了吗?",慧能答到:"米早就熟了,还差一筛子.".弘忍于是知道慧能的心灵修炼已好了,只是身体修炼还不够.弘忍又问道:"以前释尊在灵山会上拈花微笑,为什么迦叶会面带微笑呢?".慧能答到:"佛法相传,在于以心印心,又何必要言语呢?"于是弘忍选慧能为传人.为防止别人害慧能,弘忍传法后命慧能逃往南方.
   3日后,弘忍当众宣布:"吾道南矣."(他的传人到南方去了)
   16年后,慧能修成出山,正式以佛教禅宗第六代祖师的身份传道.


佛学典故三:
   西游记与佛教
   西游记是几百年前的玄幻小说,书中重点宣扬佛法无边.
   根据传说,当初写西游记的人并不是信佛教的人,而是道教的人,其写西游记的目的是贬低佛教.意思是:佛教的徒弟不是猴子(孙悟空)就是猪(猪八戒)等等,怎么就没有人呢?
   后来西游记流传下来却还是变成宣扬佛教的了.
   关于西游记的最经典的说法:西游记是用打比喻的方法写的:唐僧是人的元神,孙悟空是人的意念,猪八戒是人的欲望,沙和尚是人的品徳,白龙马是人的肉体,西游记实际上写的是一个人经历九九八十一场磨难修炼的故事.


佛学典故四:
   白居易与佛教
   白居易以文学闻名,其实白居易最大的成就是在晚年修炼功夫到了极高的程度。他对道家、儒家、佛家都有极深的研究,具体在他写的心得中有体现。比如《动静交相养赋》就是儒家思想;《求玄珠赋》则是道家炼丹的总结。
   白居易对佛家的研究主要受来自西域的“日凝公”的指点,这在他的《八渐谒》有记载。《八渐谒》是对佛家修炼方法的彻悟,分:  观、觉、定、慧、明、通、济、舍  八个字。
   现在的玄幻小说写的修炼过程都太无聊、太浅薄。真正的修炼是要靠心灵磨练,提高领悟层次,从而达到高层次。就算是有先天机缘的,也必然在领悟之后才可开发出来。现以《八渐谒》中简单举例说明:(原文)
   观:
      以心中眼,观心外相,从何而有,从何而表,观之又观,则辨真妄。
   觉:
      慎真常在,为妄所蒙,真妄苟辨,觉在其中,不离妄有,而得真空。
   定:
      真若不灭,妄即不起,六根之源,湛如止水,是为禅定,乃脱生死。
   ……
   舍:
      众苦即济,大悲亦舍,苦即非真,悲亦是假,是故众生,实无度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7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好!!
这个顶,典故2是在坛经上有记载的,我只知道这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7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最喜欢的是第一个典故,
拈花一笑,善与恶只在拈花一笑之间
这也就是说,善与恶,美与丑,都在人的一念之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7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个在武打书里见过,是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矢馳化印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11-7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7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后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会继续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进入圣域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A4S ( 苏ICP备12080535 )

GMT+8, 2025-5-12 08:51 , Processed in 0.132479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