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月笙(1888-1951)是近代上海青帮中最著名的人物,原名月生,
后改名镛,号月笙,出生于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浦东新区)高桥南
杜家宅。四岁以前,母父相继去世,先后由其继母和舅父养育。十四
岁到上海十六铺鸿元盛水果行当学徒,日夕与流氓、歹徒为伍,又嗜
赌成性,不久被开除,转到潘源盛水果店当店员。后拜青帮陈世昌为
老头子。陈世昌是小东门一带的流氓头子,绰号“套签于福生”,在
青帮中属“通”字辈,杜月经按序排在“悟”字辈。由于陈世昌等人
的关系,杜月笙获得机会进入黄金荣公馆。他机灵诡诈,善解人意,
很快获得当时法租界华探头目、黑社会头面人物黄金荣的赏识,成为
其亲信,由佣差上升为鸦片提运,并负责经营法租界三大赌场之一的
“ 公兴俱乐部。”
因为善于纠合同伙,勾结军阀,他成为在鸦片提运中最有势力的一个。
1925年7月,杜月笙在租界与军阀当局庇护下,成立“三鑫公司”,
垄断法租界鸦片提运,势力日大,成为与黄金荣、张啸林并称的“上海三大亨”之一。同年,担任
法租界商会总联合会主席,兼纳税华人会监察。在上海三大亨中,有“黄金荣贪财,张啸林善打,
杜月笙会做人”的说法。比起黄、张来,杜月笙确实高明一些,他善于协调黑社会各派势力之间的
关系,善于处理与各派军阀之间的关系,善敛财,会散财,他通过贩卖鸦片、开设赌台等活动,大
聚敛钱财,然后,又以这些不义之财,笼络社会上各种人物,从政治要人、文人墨客到帮会骨干,
无所不有。量由于他在上海善待下台总统黎元洪,黎元洪的秘书长特撰一副对联:“春申门下三干
尺天”。他因此被其党羽吹捧为“当代春申君”。杜月笙也做些收买人心的事情。他持续多年客,
小杜城南五购买预防传染病的药水,送到浦东老家,按户免费发放。每逢上海及附近地区发生灾害,
他必定出面组织赈济。他有时装出维护工人利益的形象,出面调解劳资纠纷。他一改传统流氓身着
短打、手戴戒指、卷袖开怀的打扮,而是四季身着长衫,打扮斯丈,给人一种温文尔雅的形象。他
附庸风雅,广结名流,大学者章太炎、名士杨度、名律师秦联奎都是他的座上客。由此,杜月笙的
社会地位不断提升。
1927年4月,杜月笙与黄金荣、张啸林组织中华共进会,为蒋介石镇压革命运动充当打手。4月11日
晚,他设计骗杀了上海工人运动领袖汪寿华,随后又指使流氓镇压工人纠察队。上海工人三次武装
起义之后,当时上海最具力量的是号称有八十万会员的上海总工会,它手下的工人纠察队单钢枪就
有三千多枝,而总工会的第一把手就是中共党员汪寿华。由于工作需要,汪寿华也是青帮中人,确
且是“通”字辈,比杜月笙“悟”字辈还高出一辈,杜月笙该叫他一声师叔。在以前的交往之中,
两人的关系是不错的,杜帮过汪,汪也帮过杜。4月11日夜晚,杜月笙正式下帖子请汪寿华到他刚落
成的华格臬路(今宁海路)杜公馆碰面吃茶,说是有要事商量。包括中共上海区委书记罗亦农在内
的许多人劝汪寿华不要去,而时任工人纠察队总队长的顾顺章提议要去就带一个排的武装去,汪寿
华淡淡一笑,没有答应。他讲杜月笙是一个很讲情面的人,再说他是正式下帖子请我去的,他和我
是同门中人,按辈分要叫我一声爷叔,怎么会对我动手?他如果对我动手,今生今世怎么做人?于
是只带了一个司机就单刀赴会了。
汪寿华太大意了。一到杜公馆他就被杜月笙手下的“小八股党”大流氓马祥生、谢葆生、叶焯山、
顾嘉荣、芮庆荣、高鑫宝等团团围住,一顿毒打。杜月笙大叫:不要做(杀)在我家里,否则新房
子变成了凶宅,今后还有谁敢到我家来?于是这帮流氓就将汪寿华塞进麻袋,运到枫林桥活埋了。
当第二天凌晨“四·一二”政变发生时,八十万人的总工会一下子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境地。随即是
血腥的屠杀,几千名工人血流成河……
杜月笙为此得到了蒋介石的褒奖,被封为少将参议;黄金荣看到了自己门下的老辣,就此退隐;杜
月笙一下子跃为帮中第一人。这一次他是认准了蒋介石这个“人头”,一脚踏在了蒋介石这条船上。
以后无论他怎么小恩小惠想法弥补,但他已和共产党结下了血海深仇;同样要命的是,他被帮中的
许多人视作为“不仁不义”、“残害同门”……。他因此获得蒋介石的支持。南京政府成立后,他担任陆海空总司令部顾问,军事委员会少将参议和行政院参议,虽是虚衔,但有助于提高社会地位。
同年9月,任法租界公董局临时华董顾问,1929年任公董局华董,这是华人在法租界最高的位置。
1929年,杜月笙创办中汇银行,涉足上海金融业。通过结交金融界徐新六、陈光甫、唐寿民等著名
人士,他的银行业务颇为兴旺。
1930年起,杜月笙在家乡买地五十亩,大兴土木,起造杜家祠堂,1931年6月8日至10日,举行家祀
落成典礼和“奉主入词”典礼。仪仗队有五干人之众,自法租界杜公馆出发,长达数里,巡捕开道,
鼓乐震夭。杜祠开酒席三日,每日干桌。包括蒋介石、淞沪警备司令熊式辉、上海市长张群等在内
的党国要人都送来了匾额。排场之大,靡费之巨,曾经盛极之一时。1932年,杜月笙开始组织恒社,
1933年2月25日,举行开幕典礼。杜月笙自任名誉理事长。社名取“如月之恒”的典故,名义上是民
间社团,以“进德修业,崇道尚义,互信互助,服务社会,效忠国家”为宗旨,实际上是帮会组织。
杜月笙借此广收门徒,向社会各方面伸展势力。恒社初成立时,有一百三十余人,到1937年达五百
二十余人,国民党上海市党部、上海市社会局。新闻界、电影界等许多方方面面的人士都参加进来。
1934年,杜月笙任地方协会会长。

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卢沟桥事变,8月,又发动进攻上海的
八一三事变。上海人民与全国人民一样,投入英勇悲壮的抗日斗争中。
在全国人民抗日要求推动下,杜月笙参加了上海各界抗敌后援会,任
主席团成员,兼筹募委员会主任。他参与劳军活动,筹集大量毛巾、
香烟、罐头食品,送到抗敌后援会。他弄到一些军中急需的通讯器材、
装甲保险车送给抗日将领。他应八路军驻沪代表潘汉年的要求,将从外
国进口的一千副防毒面具,赠送给八路军使用。
上海沦陷后,杜月笙拒绝日本人的拉拢,于1937年11月迁居香港。在香
港,他利用帮会的关系,继续活动。他担任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赈济
委员会常务委员和上海党政统一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从事情报、策划
暗杀汉奸等活动,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在上海的门徒协助军统特务刀劈
了大汉奸、伪上海市长傅筷庵。1940年他组织人民行动委员会,这是在
国民党支持下的中国各帮会的联合机构,杜月笙为主要负责人,由此实
际上成为中国帮会之总龙头。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杜月笙迁居重庆,建立恒社总社,向大后方发展势力。他组织中华
贸易信托公司、通济公司等,与沦陷区交换物资,借此中饱私囊。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杜月笙于1945
年9月初返回上海、收割旧部,重整旗鼓。这时,由于租界已被收回,国民党势力可以公开活动,帮会
的作用不再像以前那么重要。1946年12月,上海参议会选举议长,杜月笙经过多方活动,虽然以最高
票当选议长,但因国民党不那么支持他,所以,他当选后马上辞职。此后,他致力于向工商、金融、
交通、文化、教育、新闻等各业中发展势力,担任各种各样的董事长、会长、常务董事、校董达六七
十个。
上海解放前夕,曾有人劝杜留在上海,但他还是落荒而逃去了香港。以后不断有人劝他回来,尤其是
他的哮喘病在香港潮湿的环境里是十分有害的,但他知道自己已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是永远也回不去
的。1950年冬,上海市民在枫林桥挖到了汪寿华的尸骸,将血衣在工人文化馆展览,以后又在逸园万
人公审来不及逃出大陆的马祥生、叶焯山并判处极刑,杜月笙在香港看到这条消息,就此一病不起,
不久便撒手西去……。
岁月悠悠,我们把许多老上海人拿出来品味;但应该想一想,他是谁?他做过些什么?因为我们同样
不能忘记:在这一块土地上还有背信弃义、卖友求荣、刀光剑影、血雨腥风……。

东湖路70号 ,东湖宾馆(杜公馆), 建于1934年。独立式花园住宅。由建安测绘行设计,新明记营造厂施工建造。该建筑
中部主楼南立面左右对称 ,系古典构图。共五开间 ,中间三开间有凹阳
台,两边呈六边形突出,简洁的方窗下有几何装饰图案。屋顶有挑出檐
口,下有梁托支承。两边配楼同层窗间墙为淡咖啡色泰山顶砖贴面,上
下层窗带之间墙面为水刷石饰面,表现效果强烈。整个建筑形体简洁,
比例恰当,受现代建筑影响。八十年代中期,该楼进行改建和装修,底
层伸出门廊,主楼加建两层。
当年杜月笙利用宋子文透露的消息,帮助亲家金廷荪包销航空奖券发了
横财。金廷荪“知恩图报”,耗资三十余万美元,建造了这幢花园豪宅,
送给杜月笙。新公馆主楼装饰奢华,大花园是中式庭院风格,恰好与爱穿
长衫的“上海法租界公董局董事 ”杜月笙的身份相吻合。可惜,当杜月笙准备搬新公馆时,恰逢八·一三事变爆发,于是“杜公馆 ”主人杜月
笙一天也没有在此住过。抗战胜利后,一度被国民党军统占用。后来,社
月笙以六十万美元,把房子卖给了美国新闻处。
年轻时的杜月笙
杜月笙的原配夫人沈月英
人到中年的杜月笙
杜月笙(左一)与外交使节谈判
旧上海三大亨杜月笙、张啸林、黄金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