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S

 找回密码
 进入圣域
查看: 1521|回复: 38

(转贴)中国传统年俗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6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冬至大过年

    在二十四节气中,冬到最受重视,除了节气、历法等自然条件,恐怕还有生活上的因素。
    据说,在古代,这一天是各种契约的签订和履行之日。古人让渡田地、房产,往往都在八月中秋之日言定,并付出部分价款,到了冬至这一天,双方便正式交割签约。
    人类是经济动物,产业的得失,关系个人、家族生活,其意义与祈谷丰登,求老天爷恩赐,在本质上并无异别——同样含有维持生活、延续生命的意思。也许,由于这种观念,故向来有“冬至”大过“年”的说法。
    “冬至”这一天,已有“年”的气氛,许多人家利用这一年之中最长的一夜,用糯米粉做“冬至圆”,这叫“添岁”,表示“年”虽未过,但实际上大家已加了一岁。各地的风俗民情或不尽相同,不过大致是相似的,其中比较有趣的是:
    做“冬至圆”时,顺便用糯米粉做一些小动物,捏成各种形状,蒸熟了给孩子们当玩具,让他们开心。
    吃冬至圆以前,在各处门、窗、桌、柜、床、灯等后面,都要分别粘附一个圆子。称为“耗饷”,要等到“送灶”以后,才取下来焙烤。这时如果家中有孕妇的话,圆子“膨发”,就会生男,否则,就会生女。
    还有,吃圆入口必须成双成对,也就是两粒两粒地吃;吃到最后一匙,如若剩余两粒,已婚人将会万事如意;剩下一粒,单身未婚者将会凡事吉祥。
    还有些家庭,在冬至这一大,照老例要封“利事”给下人。傍晚,就用应时的果品,三牲拜神祭祖,然后受用。
    也有在这一天“晒冬米”的,就是把白米用水洗过,在这天的太阳下暴晒后,收藏起来,留给日后有病的人煮粥吃,据说有康复效果。
    冬至过后,大约已是十一月的中旬或下旬、一年也过去十一个月了。踏入十二月。已是所谓”腊月”。
  

腊月与扫尘

    到了“腊月”。家家户户已开始准备过年了。
    “腊月”的第一个节目是“扫尘”。
    扫尘,一般都在十二月的一日到十五日举行。据说,这十五天中,每一天都是“好日子”,不必翻动《历书》另择“吉日良辰”。
    扫尘的意义,不外是除旧迎新,祓除不祥。
    旧式家庭一般绝少彻底清理,经常把一些家具、杂物,以及不需要的东西,任由积叠堆置。日积月累,屋边墙壁布满蜘蛛网,角角落落地也都成了蛇、虫、鼠、蚁盘居的好地方。如果没有这一年一次的彻底“扫尘”。这许许多多杂物、垃圾以及阴暗地方将永远不会受到整理和清扫。
    扫尘这一天,主妇通常先把房里的床铺和厅堂的桌椅遮罩,又用布巾把头包好,然后以竹竿绑牢扫帚,通屋上下扫将起来。扫屋以后,洗抹桌椅、台凳,连带冲洗地面。
    扫尘之后,就是“腊八”。
    由于腊八夹在十二月一日至十五日“扫尘”的中间,所以有的人家也有将扫尘安排在腊八以后的。


驱鬼和腊八粥

   传说,很久以前,“天”和“地”原是相通的。天上的中央神帝是黄帝,天国中最高的统治者。下方蚩尤反叛作乱,原是想夺取神国的帝位,去黄帝以自代之,黄帝到下方征剿,诛杀蚩尤,结束了“天讨”。
     不久,黄帝便把神座传给能干的曾孙——颛颂。颛硕是个厉害角色,本领确实胜过曾祖父,早就看出“天”、“地”相通,“神”、“人”杂处不是个好现象,他接位以后第一件事,便是派遣大神“重”和“黎”,一上一下把“天路”截断,免得再有狂妄之徒觊觎“天位”。由于他只管天,不顾地,自私地抛弃黎民。所以,直到现在,史书上都找不到他顾念百姓的记载,而百姓对他的印象也不好。还有一个原因是众神中,只有颛颂是独一危害人类的不肖儿子。
    据说,他有三个儿子,但一生下就都死掉了。一个去了“江水”,变做“疟鬼”,专门传播疟病,叫人发冷发热;一个去了“若水”,化做“魍魉”,专门仿效人的声落,专门叫人心魄;还有一个变作“小鬼”,去躲在人家屋内的角落,专门叫人生疮、害病,还时时吓唬小孩子。这三种虽不算“恶鬼”,却都是“害鬼”,而名列方相氏驱逐鬼疫的黑名单。
    方相氏是一个由人装扮的威武鬼王,头套一个大面具,四只用金箔做成的眼睛,熠熠生光,背披熊皮、黑衣、红裤,右手执戈,左手握盾。每年十二月初八这一天,农家的庄稼汉就要仿效他的模样,带领12名十岁以上,十二岁以下的儿童,扮成十二只稀奇古怪的怪兽。其中一只叫“穷奇”,一只叫“腾根”。这两只怪兽专门吃食危害人类的虫蛊鬼怪。
    方相氏在前面,十二名儿童手里摇着大摇鼓,咕咚咕咚地跟在后边。方相氏还带头唱歌,孩子们齐声附和,意思是吓唬鬼魅虫蛊。
    经这么前前后后,里里外外转上一大圈,产生疾病灾害的鬼魅,也就逃到远而偏僻的地方去了。

    腊八的驱鬼,竟和“扫尘”的含意一样,有清除污染的味道。
   “腊八”这一天,在佛家认为是佛祖释迦牟尼得道的日子,寺院中要做法事,煮“佛粥”,分赠善男信女。一般家庭也有煮“腊八粥”的习俗,把糯米煮烂,里面加入果仁、莲子、红豆、红枣、桂圆和白糖。据说,吃了以后可以保身平安。《东京梦华录》上说:“十二月……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
    北宋以后,这似乎已成为惯例,清顾铁卿《清嘉录》云:“八日为腊八,居民以菜果入米煮粥,谓之‘腊八粥’。或有馈自僧尼者,名曰‘佛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6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灶王奶奶


十二月二十四日已属“交年”。这是送旧迎新的交割日。有些地方称这日为“送灶”。

“灶”是指“灶神”。

这日,各地先后稍有不同,大致是在十二月二十三日到二十六日四天中。这里,且叙述一个故事:传说玉皇大帝的小女儿贤慧善良,十分同情天下的穷人。她爱上了一个给人烧火帮灶的穷小伙子,玉皇大帝得知后十分恼怒,就把小女打下凡间,跟那穷小子受罪。王母娘娘疼爱女儿,从中讲情,玉帝才勉强给“穷烧火的”封了个灶王职位。人人就称“穷烧火的”为灶王爷,玉皇的小女自然就成为灶王奶奶了。

灶王奶奶深知百姓疾苦,常常藉回娘家探亲的机会,从天上带些好吃的、好喝的分给穷百姓。玉帝本来就嫌弃穷女婿,察觉此情后,更是火上加火,就只准她每年年底回去一次。

第二年,眼看快要过年了。可是穷百姓还缺这少那,有的连锅也揭不开。灶王奶奶看在眼里,心中难过,腊月二十三这天,她决定回娘家,给穷百姓要点吃的。但自己家里连点面屑也没有了,路上没有干粮怎么办?穷百姓知道后,便设法烙了些面饼,送给灶王奶奶路上做干粮。

灶王奶奶回到天上。向玉帝讲了人间苦情,玉帝不但不同情,反而嫌女儿带回来一身穷灰,要她当晚就回去。灶王奶奶气得当即就要走,但转念一想,两手空空,回去怎向穷乡亲们交代?再说也不能就这样便宜了父亲。正好王母娘娘也过来说情,灶王奶奶便顺势说:

“不走了,明天我要扎把扫帚带回去扫穷灰哩!”

二十四这天,灶王奶奶正在扎扫帚,玉皇又来催她明日回去。她说:

“催啥,就要过年了,家里还没有豆腐,明日我要做豆腐呢!”

二十五这天,灶王奶奶正在做豆腐,玉皇来催她明日回去。她说:

“催啥,家里没肉,明天我要割肉哩!”

二十六这天,灶王奶奶刚刚割肉回来,玉皇又来催她明日回去。她说:

“催啥,家里穷得连只鸡也养不起,明天我要杀只鸡呢!”

二十七这天,灶王奶奶正在杀鸡,玉皇又来催她明日回去。她说:

“催啥,路上要带点干粮,明天我要发面蒸馍呢!”

二十八这天,灶王奶奶正在发面,玉皇又来催她明日回去。她说:

“催啥,过年要喝点喜酒,明天我去灌酒呢!”

二十九这天,灶王奶奶刚灌罢酒,玉皇又来催她明日回去。她说:

“催啥,咱们一年到头连顿饺子也没吃过,明天我要包饺子!”

三十这天,灶王奶奶正在包饺子,玉帝可是大动肝火了,要她今日必须回去。灶王奶奶把东西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不再多说话,只是舍不得离开王母娘娘。一直待到天黑才离开天宫。

这天夜里,家家户户都不肯睡,坐在火炉边等灶王奶奶。等到见灶王奶奶回来了,纷纷点起香烛,放起鞭炮迎接她。此时,已是初一的拂晓了。

人们为了纪念灶王奶奶的恩德,年年腊月二十三都要烙灶干,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日做豆腐,二十六日割肉,二十七日杀灶鸡,二十八日发面,二十九日去灌酒,三十捏饼,夜里不睡觉“熬岁”——迎接贤慧善良的灶王奶奶。


送灶


中国民间对于灶君或灶神,向来好恶不一,另一说为:

灶君既是长驻民家的“官”,又专管“闲事”,自然家家户户都很怕他。相传,此君可以直上天庭面见玉皇大帝,报告一家“私事”。玉皇大帝就根据灶君的奏闻,安排各家来年的吉凶祸福。灶君有这样大的权能,民家又怎会不怕他?自然诸多避忌。

民家的妯娌口角,夫妻阴私,说人长短,多半发生在厨房或灶间,而”灶君”高高坐在灶坛上,洗耳恭听,一句不漏,一年下来,就有了打小报告的好材料了。

等到主人发觉什么时候说溜了嘴,叫灶君抓住了马脚,一年已走到了尽头,于是慌了手脚,不得不临时抱佛脚,拍马屁。想办法封住灶君的“嘴”。所以,送灶之日,不论穷富,一律预备轿马,恭送灶君夫妇上天庭。而奉祀的供品,除酒肴外,“糖茶”更是绝不可缺少的东西。这是”甜”他的嘴,让他晕头转向,在玉皇太帝面前说尽“甜蜜蜜的语”。

送灶习俗由来已久,《抱朴子》上有言云:

“孟夏可以祀灶。”

《论语》亦有言云:

“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

“孟”是长的意思,夏季的第一月称“孟夏”,是农历四月份,只不过当时是在夏天举行,而不像现在是在十二月。可见民间对灶神的祭祀和阿谀已有很久的历史,而中国人的拍马屁和献嵋,居然也是渊源流长!

祭把灶神后来由“孟夏”改为“腊月”,据说是始于汉代。《汉书》有一则故事说:“阴子方于腊月晨炊时,见灶神现形。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犬),因以祀之,故后世繁昌暴富。”

这阴子方是汉宣帝时的人,大概是穷得身无长物,才把家中唯一的一只黄狗宰杀,用狗肉来祭灶神。灶神吃了这顿狗肉,大为不忍,不但赐福与他,还使他的后代子孙也蒙受其福。

以后,十二月的祭祀灶禅,就此相传成俗。

自古以来,“敬畏大地”的宗教思想,本身就是一种维持家庭和社会安定的力量。正由于人人害怕灶神会上天去多嘴、打小报告,才兢兢业业于自己的岗位,不敢为非作歹。否则,岂不天下大乱!

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使轮到祭拜祖宗:供桌上堆满三牲、菜肴、鲜果,全家大小上香叩头,跪拜列位祖宗。



分岁除夕和“年”


祭祀以后,就是“分岁”。祭桌上撤去红色围巾,堆满的莱肴可以不必移动。只搬过凳椅,便成饭桌。众人团团围坐。据台饮嚼,大快朵颐。也有邀同至亲好友前来一齐分享乐趣的。这顿丰富欢喜的聚食,就是“分岁”,有大家“分”享“丰年”的意思。也有人把它称方“团年饭”,有一家大小“团聚”过“年”的味道。

分岁也好,团年也好,都不过是一事的两种解释,唯独有一件事却为两者所共通,那就是人人在分岁、团年、修祭“五王庙”时,千万不能动筷去夹桌面上的“鱼”。这鱼代表“富裕”和“有余”,象征来年“财富与幸运”,它属于一种摆饰,是碰不得的,而且这习惯还会一直维持到新年以后的一段日子。

至此,“年”已进入高潮。它的由未,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在很古很古的时代,我们祖先曾经遭受一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这种猛兽名字叫“年”,头如狮子一样威武,身躯像牛一样肥壮,力大无比,发怒时一声吼叫,足以引致山摇地动。

“年”不但捕百兽为食,而且每当冬季天寒地冻,山中食物短缺的时候,还会跑出深山,窜进人居的村庄,猎食人和牲畜,弄得百姓惶惶不安。

人和“年”周旋,有很长的时间。不知经过多少岁月,人渐渐发现这猛兽的弱点,它害怕三种东西,一是红色,二是火光,三是响声。因此人就想出办法,在冬天“年”将来侵袭的时候,家家户户门上都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着火堆,夜里还通宵不睡觉,打打敲敲闹得震大动地。这夜,“年”下山窜进村庄之后,只见家家户户门前有红色和火光,害怕得扭头就跑。人见“年”跑,更加劲敲打吼闹。“年”跑进深山,再也不敢出来了。

夜过去了,天明了,人人高兴地互相祝贺道喜,大家还张灯结彩,杀鸡宰羊,饮酒摆宴,欢庆胜利。

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以后每到冬天的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贴红纸对联在门上,点灯燃烛,敲锣打鼓;夜里,通宵守夜;第二天,大清早也互相祝贺道喜。相沿成习,一代一代流传下来,这就是“过年”。这日子,就是现在的年三十和大年初一。

年三十,也就是“除夕”。这天,大家已不再工作,这是属于吃、喝、玩、乐的日子。北方人包水饺,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征兆。

除夕的高潮是年饭后长辈分发“压岁钱”,父母发给儿女,嫂嫂塞给小姑,叔伯递给子侄,互祝新春快乐,万事如意。

接着,便是张贴春联和门神,关上家中大门。要到第二天初一早上,才开门“接财神”。以后,就是一家人共度这一年中最后的一晚。“守岁”直到凌晨。

守岁古已有之,南北朝时就已有人写下了“守岁”诗:

与内人共坐守岁 (粱·徐君)

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
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
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
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

以后,历代许多有名的、无名的诗人都写过以除夕、岁除、守岁为题的诗。如孟浩然就有描述除夕守岁的七言诗

除夜有感
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
帐里残灯才去焰,妒中香气尽成灰。
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消竹叶杯;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除夕夜的灯火,通宵达旦,家家不熄,俗称“光年”,有“一年中光明愿遂”的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6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得见到BT姐姐来这里发帖的说&#46;&#46;&#46;&#46; </P>
<>还是传统文化教育~~~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6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了,今年腊八已经过了麽??? [s:16]  [s:16]  [s: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6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solo缠绵2007-01-26 09:23发表的“”:
难得见到BT姐姐来这里发帖的说....
还是传统文化教育~~~
为什么叫BT姐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6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
引用第3楼千本翼2007-01-26 09:27发表的“”: 对了,今年腊八已经过了麽??? [s:16] [s:16] [s:16]
</P>
<>好象就是今天吧???</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6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BT龙王&quot; 其实本来想打&quot;鼻涕JJ&quot;的 怕被杀 所以放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6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吧~~~~~农历十二月八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6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
引用第7楼千本翼2007-01-26 09:31发表的“”: 不是吧~~~~~农历十二月八号????
</P>
<>很权威的告诉你 就是今天~~~ 我手机上的日历就这么写滴!~</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6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s:21]  [s:21]  [s:21] 有谁会熬腊八粥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6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石破天~~ 那可是传了几百年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6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s:38]  [s:38]  [s:38] 那就是说LS会熬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6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喝腊八粥,喝腊八粥~~!支持下中国传统文化.顺便填饱肚子~~! [s: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6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偶今天早上吃了两碗妈妈熬的腊八粥,好吃啊 [s: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6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说,腊八粥应该在腊月初七晚上开始熬,熬一宿,然后第二天早上吃的 [s: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6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s:21]  [s:21]  [s:21]  [s:21] 没人给偶做,,,555555555555555………………泪奔 [s: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6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s:39]  [s:39]  [s:39] 你要谁给你做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6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MS偶从来都没吃过 [s:21]  [s: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6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s:39]  [s:39]  [s:39] 我也没吃过,但我可以做啊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6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s:9]
不过如果我自己做的话就不是腊八粥了, [s:38] 可以和毒药媲美了~! [s:22]
还是找妈妈去做吧~! [s: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进入圣域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A4S ( 苏ICP备12080535 )

GMT+8, 2025-5-3 05:16 , Processed in 0.085723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