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S

 找回密码
 进入圣域
查看: 2195|回复: 23

[心情] [百事高转载]肖邦的夜曲资料整理及下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4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肖邦全集11CD》中第1,2俩个CD,即肖邦夜曲部分各个曲目所整理来的简介


降b小调,OP.9.1作于1830-1831年,献给Camille Pleyel夫人,极慢板,充满了夜的优美 。 肖邦的廿一首夜曲充满了无法形容的魔力,是有史以来最成功也最特别的钢琴作品之一。「夜曲」这个样式是由爱尔兰钢琴家兼作曲家约翰.费尔德所创,但却是肖邦的创作,使得夜曲这个样式为世人所熟知。这些宁静曼妙中带着优美旋律的作品,的确是夜晚里最适合聆听的钢琴独奏作品降E大调,OP.9.2作于1830-1831年,献给Camille Pleyel夫人,回旋曲式,行板,右手装饰音保持华彩的咏唱,左手是伴奏。作品Op.09的三首夜曲,是肖邦1831年09月到巴黎之前就已创作完成的作品。他在沙龙和朋友聚会时,经常喜欢演奏其中的第二号《降E大调夜曲》,而这首夜曲也成为现今最通俗、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肖邦初到巴黎时,是使用一台伊拉德钢琴(an Erard piano),这种钢琴的键盘较笨重,要弹奏弹性速度的乐曲常无法得心应手,于是肖邦的好友波列意(Camille Pleyel,1788-1855)慷慨解囊,赠送肖邦一台触键灵活的钢琴。这台钢琴伴随肖邦直至1879年辞世。肖邦为了感念他们一家的友谊,将他的第一号《降b小调夜曲》题献给波列意夫人。

B大调,OP.9.3,作于1830-1831,献给Camille Pleyel夫人,稍快板从优雅开头,中段转为激烈的戏剧化情绪,最后是优美的尾声。肖邦音乐中的梦幻感是意境浓密,情致万繁,万般迷人的。而最能让我们陶醉于这一诗一般梦境的,就是他的夜曲。肖邦的夜曲,一共21首,其中有两首是没有编号的。他将夜曲铃声发展成为意境深远的体裁,远远地超越了费尔德。正像哈聂卡所评述的那样:“肖邦是把费尔德的形式筑高,吹进戏剧性的气息,热情,使之更加壮大。费尔德的夜曲是朴素的牧歌形。肖邦所努力的不是单纯的表达,而是经过装饰,太过于阴郁、热带性,或说带有东方的气息。”

  大体说来,肖邦夜曲本身是极其完美的作品,无论是优美的旋律,还是高深莫测的情感,都无疑能展示它巨大的魅力





作品Op.15的三首夜曲,是题献给肖邦的另一位好友希勒(Friedrich Hiller ,1811-1855)的。希勒是身兼钢琴家、指挥家和作曲家的全能音乐家。当肖邦初到巴黎时,曾拜师卡克布兰纳(Friedrich Kalkbrenner,1788-1849)学习钢琴。希勒慧眼看出肖邦的钢琴技巧早已超过卡克布兰纳,所以经常鼓励他,有时候也捉弄“老卡”一番,以杀杀他的锐气。所以肖邦虽初到人生地不熟的巴黎,但是浓厚的艺术气氛和人情味,却是暂时抚慰他乡愁的唯一凭藉。

尽管艾勒(Louis Ehlert)形容《F大调夜曲》的一开头,左手装饰性的三连音,像是肖邦用柔软的蝴蝶翅膀刷出来的主题,但从25小节以后,感情却如洪水般毫无节制地涌出,其中还闪耀着银色的月光。肖邦夜曲的发展,似乎从这首《F大调夜曲》开始,有了一个极为明显的转变,他已完全从费尔德夜曲的风格中跳脱出来,怀念故土的热情、对革命动乱的悲愤,以及他本人高贵优雅而又忧郁犹疑的气质,都毫无掩饰地融汇成戏剧性的乐章。


在最著名的第五号《升F大调夜曲》中,我们甚至可以听见静夜里孤独浪人思念家乡与亲人的情景,第18小节的落漠之情,第25小节至35小节的内心波涛滚滚,再一次说明了肖邦离乡背井的孤寂,祖国的灾难、与亲人离散的痛苦所产生的悲剧性风格转变。第六号《g小调夜曲》,从68小节开始的戏剧性高潮,则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肖邦一生的创作,都不喜欢用文学性的标题来注释他的作品,所以像《雨滴前奏曲》、《革命练习曲》、《小犬圆舞曲》这些名称,都是出版商后来附加上去的。作于1833年的Op.15.3《G小调夜曲》,是肖邦读过莎士比亚的剧本《哈姆雷特》后,将内心的彷徨苦闷和忧心忡忡写成这首悲剧性的夜曲,他原来打算给这首夜曲加上“悲剧哈姆雷特观后感”的字句,后却不愿文学性的标题破坏了音乐的神秘感和想象力而取消了。至于像《叙事曲》这种原本有文学性内容的作品,他也不加任何解说,而希望演奏者和欣赏者以纯音乐的方式来欣赏。所以,要想了解肖邦夜曲的创作背景就特别困难。好在他的这21首夜曲,有一半以上是题献给至亲好友,我们可以顺着这个线索找到一些创作时的蛛丝马迹。


作品Op.27之一的《升c小调夜曲》,克列金斯基(Jean Kleczynski)认为:“那是在描写平静的威尼斯之夜,在恐怖的谋杀景象之后,海水淹没了尸体,但依旧一平如静地反映着月光。”或许,他在左手波浪般起伏的伴奏,和主题旋律的不和谐音中,发现了充满悬疑的描写性格,才产生了如此的联想。芬克(Henry T.Finck)则对此曲推崇备至,他说:“在这四页乐谱中所包含的巨大情绪变化,以及天才般的戏剧精神,比许多400页乐谱的歌剧更丰富而强烈。英国一位管风琴家威尔拜(Charles Willeby)则说:“如果以简单性(Simplicity)作为判断艺术的因素,我们再也找不到比它境界更高的艺术作品了。”根据美学中“饱沃原则”,也就是创作应以最简单的素材,表现最丰富的精神内涵,那么这首《升c小调夜曲》无疑是旷世精品。


  另一首第八号《降D大调夜曲》,虽是同一时期作品,却展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它从头到尾只有一个主题,但左手的伴奏和右手的主题旋律,却构成一个奇妙的甜蜜夏日二重唱歌声,主题重复出现三次,由弱到极弱,然后再到强,构成一种引人入胜的情绪起伏。


作品编号Op.32的两首夜曲,似乎又从强烈的描写和戏剧性格,返回到费尔德风格。其中《B大调夜曲》,无法预期的几句长度、开放结尾和缺乏反复的自由形式,和那相当戏剧化的结尾,却给人不落俗套的清新感受。第十号《降A大调夜曲》,优美的旋律加上圆舞曲般的节奏,后来被芭蕾舞剧《仙女》(les Sylphides)采用,而改编为管弦乐曲。


1838年冬天,肖邦病情恶化,医生建议他到南方去休养,于是乔治桑决定随肖邦到地中海的西班牙领地--马约加岛(Majorca)避寒。11月19日,肖邦在写给冯坦那的信中说:“天空像绿松石,海洋像碧琉璃,山岗像翡翠,空气像天堂。太阳整天热焰当空,每个人都穿着夏天的衣服,入夜吉他歌声不断。……总之,这真是爽快生活!”

作品编号Op.37的两首夜曲,便是在这风景宜人的马约加岛上完成。当然许多人都想知道,马约加岛上的温暖海风是否会吹散肖邦内心郁结的忧伤。首先《g小调夜曲》速度缓慢,给人举步维艰的沉重感,但肖邦学生顾特曼(Adolph Gutmann)认为,肖邦在这首乐曲中,忘记加上渐快速度记号。

不过另一首《G大调夜曲》却美得使人不敢正视。卡拉索夫斯基(Mority Karasowski)就认为,从29小节开始的第二主题,是肖邦所写过的最美的旋律
舒曼对作品三十七的看法:“这两首夜曲与早期作品最大的不同之处,在它的装饰音更简洁而表现更优雅。我们知道肖邦一生钟爱闪耀的星星,金光耀眼的宝物珠玉。尽管他已经改变和成长,他仍喜爱装饰,但那是深思远虑的一种装饰音。因为在所有的装饰音背后,闪耀着一种诗情的高贵。的确,品味超卓必属肖邦。”
在舒曼的深刻剖析下,我们可以发现,经过马约加岛大自然风光的洗礼,使得肖邦的夜曲又发展到一番新的境界,一种更纯净的诗意的夜曲。




由于生活的不便,肖邦一行于1839年02月13日离开马约加岛,返抵法国。又因乔治桑的家诺安(Nohant)气候较适合肖邦,所以往后的七年,肖邦都安居在诺安,作品Op.48、Op.55、Op.66这六首夜曲都是在诺安的单纯起居生活中完成的
克列金斯基曾称OP.11《g小调夜曲》为“思乡病”(homesickness),其实在诺安所创作的六首夜曲,多少有心理忧郁加上身体衰弱的阴影。而在缓慢的乐曲进行中,肖邦早年的青春气息不复出现,灿烂的光辉也逐渐褪色。Op.55之一中的“失望的哭泣”(克列金斯基的形容),谱出人生的无限悲情。Op.62之一则是带有病态香味的“月下香夜曲”,旋律悄悄爬上音符的花架。此时,病魔缠身的肖邦,似乎随时在听候死神的召唤。洪奈克(Huneke)说得好:“肖邦编织着他生命的夜曲,直到死亡之日。”确实,我们在肖邦生命中最后的四首夜曲(Op.55和Op.62)中听到最美丽而安详的死亡之歌。


由1827年至1846年这段肖邦创作的黄金时代,他留下了21首黄金般的夜曲。这些夜曲的风格转变,也恰巧反映出他百般波折的生命历程。虽然Op.09的三首夜曲中,已表现出不同于费尔德的戏剧性华丽风格;但由Op.15和Op.27这五首夜曲中,似乎在祖国山河变色、生灵涂炭的刺痛下,都迸发出无法遏止的悲剧激情。1838然后,的病魔的折磨和马约岛的风情的刺激下,悲剧性的激情化解为纯净的诗意。在诺安的最后六首夜曲,肖邦近乎病态的美感,谱出美丽的生命终曲。然而,风格尽管在转变着,贯穿在21首夜曲中的高贵气质却始终如一。或许,那旷世奇才所独有灵气,才是创造永恒的原因。




专辑介绍

1894年当阿图尔.鲁宾斯坦首次公开举行钢琴演奏时,年仅七岁,等到他的演奏生涯结束,岁月已逝去了八十二年。他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演奏过,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是一位世界主义者,足迹遍布世界各地,能说八种语言。在不同的时代,他分别在波兰、德国、英国、 美国、西班牙和瑞士等国居住生活,国际上的高层人士喜欢与他交往,被他的谈话所吸引,并授予各种荣誉。

他在青年时代享受的是放纵不羁的生活,四十五岁才结婚,生有四个孩子,享年九十五岁。他晚年生活富裕,深受人们尊敬, 去世后为人们留下了许多他演奏曲目的高品质录音,以及两部畅销世界的回忆录。

鲁宾斯坦在孩提时代就能分辨出升降记号 (从和弦中)的所有音符,他不仅能用双手弹奏,更能以和声伴奏来配乐,不过最令人感到惊讶的是,这个聪明的小傢伙竟声称他必按照”自己的情感" 要求来弹奏,而且必须弹奏他自己的交响曲,由此他先从乐曲的经过句开始弹起,然后顺着愉快的主题继续,最后以一个欢快的终乐章成功地结束演奏。他总是用同样的方式弹奏,从未改过一个音符,以至於周围的每一个人都已对主题非常熟悉了。

成年之后的鲁宾斯坦,被人形容为他的演奏不仅显示出卓越的才华和精湛的技巧,还具有从容的优雅神奇之处无法用言语描绘。鲁宾斯坦的首次试录,不仅包括了”船歌”,还有德彪西的"沉默的大教堂”、”布拉姆斯的”、”b小调诙谐曲”等等。

鲁宾斯坦表达了他对”於从海顿和莫扎特向贝多芬转变的历史性变化”的观点,他称贝多芬为”最伟大的浪漫派作曲家”,就是因为他敢於冲破莫扎特和海顿古典派的严格界线,他说,要知道莫札特和海顿作品具有的丰富情感,正如任何贝多芬作品一样。

他说,莫莫扎特在几小节中所表达的,比贝多芬在奏鸣曲的一整个乐章所表达的还要丰富;我崇拜莫扎特时,他是能够全心的将他的音乐天赋、才智倾注於该形式之中,而贝多芬是冒险展现他个人情感的第一人, 鲁宾斯坦也是被公认演奏具有肖邦特质的钢琴好手,他诠释肖邦的曲子具有英雄式的气概,及纤细的骨架,具有忧郁及浪漫的气质。

鲁宾斯坦被公推是现代最伟大的钢琴家是毋庸置疑的。——文:刘文玲(旅美音乐家)

他留给世人的经典作品完美地诠释和阐明了肖邦作品的精髓。他展示了真正杰出的演奏技巧,高超的音乐智慧,并完美地展现了艺术家的洞察力和钢琴大师对浪漫的感悟力。




下载地址
320K/MP3

==============================

阿图尔·鲁宾斯坦演奏 - 夜曲

CD1

CD2

解压密码:www.besgold.com

==============================


为你整理肖邦的夜曲,纪念你逝去的教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5 0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纯属看你可怜````为你来消灭0回复的``别感激我```


[s:9]  [s:88]  [s:88]  [s:88]  [s:88]  [s:88]  [s:88]  [s:8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5 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啊 小黑的音乐帖子总是这么华丽 [s: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5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支持的人不多

发扬一下人道主义 [s:12]  [s: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5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good~~好东西啊,貌似我有这张CD [s:9]  [s: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yixin1417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7-6-5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5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只也在百事高那么收集了不少好东东 [s: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5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高雅艺术!!
不懂欣赏,路过! [s: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5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额,我哪天也来整理一下我的手头的古典音乐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5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s:12]  [s:12] 看来还HD,给我留了个第一页,,,

LZ那么晚还要整理这些音乐实属不易,辛苦了,,支持ING [s:10]  [s: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6 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翻个页吧,,MS网络比较人品=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6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牛逼得肖邦 又怎能彈出我心中的憂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6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小黑分享!!!!下之!!!目前在听理查德的钢琴 [s:13]  [s:13]  [s: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6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2楼BECK2007-06-06 18:29发表的:
多谢小黑分享!!!!下之!!!目前在听理查德的钢琴 [s:13]  [s:13]  [s:13]
理查·施特劳斯-交响诗《英雄的生涯》这我倒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6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黑听的全是原版,我听的全是翻版 [s:11]  [s:11]  [s:11]

再牛逼得肖邦 又怎能彈出我心中的憂傷......
同意这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6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4楼BECK2007-06-06 18:33发表的:
小黑听的全是原版,我听的全是翻版 [s:11]  [s:11]  [s:11]

再牛逼得肖邦 又怎能彈出我心中的憂傷......
同意这个…………
没有的事,都是网上下的,不都一样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6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意思是你是听的钢琴家自己演奏的,我听的是理查德翻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6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6楼BECK2007-06-06 18:35发表的:
我的意思是你是听的钢琴家自己演奏的,我听的是理查德翻弹的
古典家创作无数乐谱都是给别人翻弹的吧,谁弹都很正常,就看谁弹的录音质量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6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但是谱子应该不会改动
理查德那家伙的指法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应该改动了一点曲谱的,个人猜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6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8楼BECK2007-06-06 18:39发表的:
的确,但是谱子应该不会改动
理查德那家伙的指法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应该改动了一点曲谱的,个人猜测…………
最近盛行APE风,现在百事高都不去了,直接去电驴上群拖APE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进入圣域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A4S ( 苏ICP备12080535 )

GMT+8, 2025-4-30 03:54 , Processed in 0.101308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