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S

 找回密码
 进入圣域
查看: 2051|回复: 35

[其他] 五角大楼电子邮件系统遭黑客入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22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华网华盛顿6月21日电(记者潘云召 杨晴川) 美国国防部长盖茨21日证实,五角大楼的一个非保密电子邮件系统20日遭黑客入侵。

  盖茨在五角大楼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有关人员20日发现国防部长办公室的非保密电子邮件系统遭黑客入侵,随后该系统的一些电子邮件帐户被脱机处理。国防部已采取防范措施,预计不久这一系统就能够与互联网恢复连接。国防部有备用的电子邮件系统,这次黑客入侵不会影响五角大楼的正常工作。

  盖茨表示,国防部的电脑系统每天可能遭到数百次的黑客攻击。他本人并不使用电子邮件。

  另据国防部发言人加里·凯克透露,国防部长办公室的电子邮件系统遭黑客入侵事件被发现后,有1000至1500个电子邮件帐户被脱机处理。被入侵的电子邮件系统传输的是“行政事务”方面的邮件,不是与军方行动有关的机密信息。但凯克没有说明黑客攻击的来源,以及黑客是否读取了这一电子邮件系统传输的邮件。

  据报道,为国防部长办公室工作的人员大约有3000人,其中约一半人的电子邮件服务受到黑客入侵事件的影响。

这年头,什么利害的人都有啊! [s: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2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炸南斯拉夫大使馆的时候我们国家黑过他们一次 [s: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22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芙蓉居士2007-06-22 12:51发表的:
记得炸南斯拉夫大使馆的时候我们国家黑过他们一次 [s:12]
是吗,当时有没有搞到什么重要情报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2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评价,,纯粹为了0.5。。。。   [s: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22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服港想韩2007-06-22 15:58发表的:
不评价,,纯粹为了0.5。。。。   [s:11]
0.5是什么啊?看来我很孤陋寡闻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2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强悍的黑客!羡慕中! [s:13]  [s:13]  [s: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2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fanyouming2007-06-22 16:26发表的:

0.5是什么啊?看来我很孤陋寡闻阿!

当然是0.5ML [s:11]  [s: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2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角大楼不是被炸了么? [s:86]  [s:16]  [s: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2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练技术就要找这种机构,,,,,,,,,,,,, [s: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2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角大楼被炸不是N年前的事情吗?而且那次损坏也不是特严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24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8楼lxs852007-06-22 21:14发表的:
练技术就要找这种机构,,,,,,,,,,,,, [s:11]
这种机构何止锻炼技术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4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树大招风,说得就是这个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25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1楼皇叔2007-06-24 17:35发表的:
树大招风,说得就是这个吧。。。。。。。。。。
没有三两三,不敢上梁山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5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突然想起了丹布朗的《数字城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5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角大楼现在的防范意识增加了,变成六角岂不是更好!! [s: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25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3楼cmkabbdgt2007-06-25 09:20发表的:
突然想起了丹布朗的《数字城堡》。。。。。。。。。。。

一口气读完《数字城堡》,我最大的阅读感受是,我好像重读了一遍《达芬奇密码》,只不过这次不是在中世纪漫游,而是进入了高科技社会。

这两本书真的太像了,《数字城堡》的所有章节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两书中都有聪明漂亮的女主人公,男主角则都是大学文科教授,故事的核心都与破解密码有关,且都是个人与一个庞大组织的对抗,情节中都有阴谋、跟踪和暗杀,以及貌似好人的坏人。两本书在形式上都好像电影剧本一样,情节紧张,悬念迭起,令读者拿起来就不想放下。

在我看来,《数字城堡》实际上有点像替换了人名和圣杯的《达芬奇密码》。

如果你读过《达芬奇密码》的话,你会知道那个故事与一个叫“郇山修隐会”的地下宗教团体有关。而在《数字城堡》中,类似的角色变成了美国政府的半公开机构“国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

美国的国家安全局和中国的国家安全局有点像,都是非常神秘,且权力很大的机构。在它的网站上( http://www.nsa.gov/ ),它是这样介绍自己的:“美国国家安全局是一个分析密码的组织,它在保护美国的信息系统和提供外国情报的工作中,起到协调、指导和执行的作用。它是一个高技术组织,处在通信和数据处理技术的前沿。它也是美国政府中研究和分析外国语言的最重要的中心之一。”……它隶属于美国国防部,雇员人数和机构预算都是保密的。据它自己在网页上说,它的规模可以与《财富》杂志全球前100位的公司相比。它是所在的马里兰州第二大的用电大户,每年电费超过2100万美元。把这样一个机构写进小说,可想而知《数字城堡》选择了一个很刺激的题材。

小说的故事情节大致是这样的,国家安全局为了应付进入信息社会以后,出现的大量互联网加密信息,秘密发明了一台“万能解密机”,号称可以在3小时内破解世界上的一切密码。有一位专家对国安局这种肆意监视和践踏公民通信自由的做法,深感不满,于是发明了一种“万能解密机”破解不了的密码算法,他把它叫做“数字城堡”。这位专家对国安局发出威胁,如果不在48小时内,向世界公开“万能解密机”存在的事实,他就要把“数字城堡”放到互联网上自由下载,让“万能解密机”变成一堆废铁。像任何惊险小说中必然发生的那样,这位专家结果被暗杀了,而他刻有打开“数字城堡”的口令的那枚戒指则不知去向。于是,各方都投入了紧张的搜索中……

据说,这个题材是作者丹布朗受到刺激以后才想出来的。丹布朗大学毕业以后,一直在菲利普•埃克塞特学院当英语老师。一天,联邦特工突然来到学院,调查两个学生,原因是他们在私人的电子邮件里说,克林顿总统说谎,应该受到枪击。这一事件让丹布朗深受震动,他感到生活中到处都有无形的眼睛在监视着我们,而谁又来监视那些监视者呢?他开始关注这方面的各种信息,逐渐的,一个完整的故事框架在他心中酝酿成熟。

显而易见,这本小说里必然会出现很多高科技的内容。不过,这方面非常令人失望。丹布朗毕竟是教英语出身,在处理技术内容时显得非常无知,犯了很多低级错误。这本小说写于1997年,当时互联网技术已经基本成型了。很难想象,那时的超级计算机还需要用氟里昂来冷却,而且除了手工拉闸以外,还无法切断电源,一个人在电源房里触电被烧死了,计算机居然还能运行。另外,声称国家安全局的所有重要数据库都是连在网上的,且没有备份, 这也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上面那些错误也许还不算最致命的,我再来举几个关键性的错误。它们的存在使这个故事用任何解释都无法成立。

首先,丹布朗混淆了数据文件和可执行文件。任何病毒都是可执行文件,单纯的数据文件不可能产生破坏性后果。“数字城堡”作为一种算法,不是可执行文件,是不可能破坏主机的。国家安全局的密码专家不可能分不清两者。其次,小说中有个情节说,机房断电以后,必须去三号网点的计算机里查找数据。但是,前面丹布朗提到过三号网点里都是终端机(terminal),终端机本身不存储数据,只有工作站(workstation)才存储,即使是工作站,如果连在网上的话,也可以远端查找数据啊。

全书最大的那个“臭虫”也许是小说结尾处,一会说“数字城堡”的口令是64位(bits)的,一会又说是64个字符。可是,两者是不同的呀。根据通行的ASCII编码,一个字符用8位二进制编码表示,64位只能表示8个字符。丹布朗显然不知道这个。最可笑的是,最终的密码居然是一个个位数的素数。它只是一个字符,用两位就可以表示了。

所以,如果你对计算机技术稍有了解的话,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很可能感到无法忍受。不过话回来,我99%的肯定,你还是会和我一样,把这本书一气读完。因为它是个非常奇怪的组合,一方面是漏洞百出的技术描写,另一方面则是一个相当成功的惊险故事。扣人心弦的情节,简洁明快的叙述,一波接一波的高潮迭起,悬念不断,会把你牢牢的按在椅子上,不愿起身,直到读完最后一页为止。

其实还不止这样,在阅读过程中,你会觉得小说展开的画面,有点像多支探险队,沿着不同的路线,向着同一个地点争相竞发。每一支队伍都挖掘出一部分的真相,从而刺激其他队伍拼命前进。而只有到故事的最后,所有的队伍会合在一起,整个事件的全部真相才会大白。而那时,所有人也必须合力对付他们所遇到的最后的,也是最大的一个挑战。

有报道说,丹布朗明年(2005年)将出版他的第5部作品。我希望,他在写新书的时候,能够保持原有的优点,同时也多加一点思考和研究,尽可能的提供给我们读者一本可信、且经得起推敲的惊险小说,而不仅仅是一次性的阅读快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5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ls哪儿找来的书评阿。。。。。。。。,还是2004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5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叔看到关键字了吧!!! [s: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5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啊,小冰看到什么关键字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5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年(2005年)!!! [s:11]  [s:11] 关键字!!! [s:11]  [s: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进入圣域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A4S ( 苏ICP备12080535 )

GMT+8, 2025-5-11 23:00 , Processed in 0.140273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