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S

 找回密码
 进入圣域
查看: 760|回复: 0

[转贴] 炒股炒基金的朋友来看看我兄第的这篇加精的评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16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详细分析外围股市究竟怎样影响中国,A股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点击量:18 回复数:0查看全部|只看楼主
xs008 发表于 2008-10-16 15:46:56楼主

源起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大家在还未弄明白为什么那些还不起房贷的美国公民能对世界造成这么大的影响时,就已经身陷其中,随着全球股市的缩水,还沉浸于三大利好幸福中的中国股民损失惨重,于是大家转而关注欧美股市,A股与外围股市的关系也被屡屡诉诸报端,一时间美国与美股成为千夫所指的罪魁祸首,然而事实真的如此简单么?

次贷危机起源于美国公民的过度举债消费,而美国的金融机构(银行、贷款公司、两房、投行、保险公司等)被房贷的高额利润所吸引,不顾贷款人的信用等级而将大量款项贷给“次级贷款人”(信用等级差的贷款者),并把由此产生的抵押担保债券通过一套复杂的金融系统销往全世界,而世界各国的金融机构与投资机构本着对美国“老大哥”的信任大量的买入了这些金融产品。而这一切行为的安全假设是“美国的房价会一直上涨”。因此,即使贷款者还不起钱,金融机构还可以收回房屋抵帐,利用房价的增值补偿本金和利息。然而突然下跌的房价和不断上涨的物价与利息使得一切成为泡影,贷款者变得无力支付贷款,而金融机构发现房屋抵押品拍卖所得别说利息连本金都弥补不了,于是大量的金融机构陷入流动性危机。这一切直接导致以下六种情况发生:

(1)      美国的抵押贷款违约事件大爆发,从而使销往全世界的抵押担保债券成为“垃圾”。

(2)      以雷曼公司为首的大量金融机构出现流动性危机,资不抵债。他们要么倒闭要么向政府和央行索要救济。

(3)      由于大量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危机和濒临倒闭,金融机构间互相不信任情绪空前高涨,互向撤资,并不愿再提供贷款。

(4)      作为债券抵押品的房屋等不动产被金融机构大量抛售,造成这些商品的进一步贬值。

(5)      由于投资者的恐慌,资金纷纷从金融机构、基金、股市、期货市场出逃,造成全球金融市场暴跌。在现在这个大动荡的时期,银行存款尚且不能保证安全更何谈风险投资?

(6)      由于金融机构大幅载员,贷款严重困难和消费萎缩,实业企业受到影响,销售业绩和利润大幅下降,资金周转困难,大量企业面临倒闭。

以上六种情况,并不仅是美国国内的表现,由于金融传递作用,现在已经蔓延到了世界各地。相比较而言,亚洲区受到的冲击最小。那么为什么亚洲的股市也会持续下跌?金融海啸对亚洲的经济走势会造成什么影响?尤其是大家最关心的A股市场会有什么反映?咱们来一一分析:

首先为什么说亚洲受到的冲击最小,因为亚洲的金融市场并不是完全开放的,尤其是中国,游资不能自如的进出,这就避免了大规模恐慌性抛售,即使有恐慌性抛售也多是“内部矛盾”。其次银行的国有制提供了挡箭牌,无论银行投资或贷款出了什么问题,国家都会伸手补这个窟窿,所以大家的存款是绝对安全的,不用像美国人那样需要大量置办保险箱,把钱放家里。第三,亚洲人民保守的消费习惯不会造成大规模坏债。那么为什么亚洲的股市会跟随美国出现大幅下跌?因为恐慌情绪是会传染的,受欧美股市大跌的影响,亚洲的股民自然也会跟随抛售,以保证资金安全。其次亚洲的股市也有来自欧美的投资者,也有受金融海啸影响而流动性不足的机构,他们为了自救当然会抛掉手中的股票兑现。第三就是对亚洲实体经济的担忧,这将对亚洲股市起长期影响作用。由于亚洲国家的经济多数是出口拉动型,所以欧美市场的消费萎缩必然会导致大量亚洲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恶化。这一点在现在看来只是忧虑的开始,其影响将可能会持续数年。所以欧美的救市场政策是冲着金融机构和贷款人去的,而中国不需要救金融机构,所以救市政策都是冲着股市去的。因此,中国的股市短期会受到政策的很大影响,而欧美的股市不会对政策有那么明显的短期反映,需要等到金融秩序恢复后才能逐渐起稳。

那么中国的A股市场最近的暴跌是否仅是由于受外盘的拖累和对基本面的担忧呢?是否当外围股市走稳和基本面有所好转后就会迎来久违的大涨和价值回归呢?这里面还有更深层次的影响因素。

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中国股市的内在畸形。自股改开始,中国股市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保护股民利益的建设却始终落后于中国股市的发展脚步,按照股市理论,上市公司在发行股票进行融资的同时,应给予购买股票的股东以应有的权力和利益,而中国的上市公司似乎更把股市当成融资的手段,而没把股东当企业的所有者对待,有报告显示中国居然有100多家企业上市以来没分过一分红利,而这些企业的高管拿上百万年薪,还动不动就想再融资,让他们吐出钱来回购增持可谓难矣。此外,某些企业在分红上具有双重标准,对于企业的管理层,或控股的大机构,红利当然是一分也不会少,而对于在市场上的股民则一分不给。再有某些国有企业资金浪费严重,这些企业控制着全国供应的价格,即使普通职员都拿着高薪,住大房,开好车,所以想进还得是直系亲属关系。但这些企业却天天嚷着亏损,拿着国家的补贴,再时不时来次涨价,抛一抛手中解禁的“大小非”。试问股民们拿着这些公司的股票怎么还能长期持有?怎么还能寄希望于靠这些企业的长期成长挣钱?当然,大家都不傻,既然股市不能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就成了投机者的乐园。随着占据中国A股市场半壁河山的保险公司和基金公司加入了空方的行列,仅靠汇金公司的出手和鼓励上市公司回购能挽回多少信心和人气?

另一方面,基本面的担忧也成为A股市场的另一项长期利空。出于对通货膨胀的担忧,中国近期采取的是紧缩货币政策,虽然最近连降利率并放松中小企业贷款,但中国的年贷款限额始终没有增加,导致上市的大型企业依然无法取得足额的贷款进行周转。另外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稳定消费价格指数,而商品品出厂价格指数却因为原材料和人员工资的增加而一路上涨。根据8月份的数据,PPI和CPI间倒挂了5个百分点,这就意味着企业的利润又降低了5%。此外,由于中国内需不足,属于出口拉动型经济,而中国商品的价格优势仍然是出口商品的主要竞争优势,但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和原材料的持续上涨正在逐渐蚕食这种优势也在蚕食中国企业的利润,而做为中国主要贸易国的欧美市场,由于消费能力受到本次金融海啸的影响势必大幅萎缩,中国企业正在经历内忧外患的考验。

摆脱现在这种情况一方面需要加强中国股市建设,要把规范和监督上市公司行为和保护股东权益做为建设重点,这样才能增加股民长期持有的信心并防止上市公司通过再融资、不合理支出、双重标准分红、抛售大小非来损害股民的权利和国家的利益。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放松对大型企业的贷款,而人民币升值速度放缓和增加出口退税补贴也是改善企业状况的重要手段。要说通过扩大内需来拉动经济则需要一个更长期的过程,人民的消费热情总与稳定增长的收入、良好的投资渠道和全面的医疗和养老保障息息相关,而政府也越来越重视这些方面的建设。解决了这些问题,股市的春天才能真正到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进入圣域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A4S ( 苏ICP备12080535 )

GMT+8, 2025-5-13 19:32 , Processed in 0.070136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