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S

 找回密码
 进入圣域
查看: 924|回复: 2

学校布置的作业——偶的读后感《永恒与一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5-14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永恒与一瞬</P>
<>                                       ——读《红与黑》</P>
<>  在永恒的前方,一瞬曾光彩照人地闪过大地,在那一瞥间,人们放弃了永恒。</P>
<>  仅是为了一瞬自我意识的满足,在上帝面前,摆下了不公平的天秤,这就是我们,明明知晓带来的可是无尽的伤害,我们还在犹豫,甚至不自觉地签下这永世的契约。不要嘲笑自己贪慕虚无价值的无能,正视自己吧!我问:“这值得吗?”不要佯装理智去回答,我听见于连在说:“值得。”</P>
<>  人的可贵之处,在于寻求目标时的光彩,于连正展示了这样一种光彩。是的,他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他满足了自己对欲望的渴求,即使你会对他为此付出的一切感到百般不值。对他而言,这是等价的。他曾想在夜晚十点,众人闲聊的时候握住市长妻子德 瑞纳夫人的手,但这决非爱情的驱动,仅是“义务”,一个未来“情夫”的义务,他不允许自己的无能亵渎这种责任。为此,他感到:责任向胆怯发起的战斗太痛苦了。当他成功时,于连的心被幸福的洪流淹没了。不是他爱德 瑞纳夫人,而是一次可怕的折磨中遇到头了。看,多么讽刺,却多么真实!没有人能抹杀他心中真实的幸福,这正是他的追求啊!</P>
<>  爱情,只是空中堆积起的楼阁,莫以为于连负了给与他爱情的女人,要知道一切不过你来我往,真正的爱情早已无处找寻。</P>
<> 这就是我索人值得于连和他妻子德 拉莫尔的关系。于连利用婚姻得到了权势,满足了一直以来的虚荣心,而德 拉莫尔在疯狂与理智之间尽情遨游,得到了小说中爱情的快感。于连死后,她买下了他的头颅,放于膝上,亲自带到郊外埋葬。这正是她一直期望的不同寻常的爱情和结局啊。</P>
<>  一个人过于敏感,而另一个过于麻木,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着想,去追求自己真正重视东西,即使付出的是如此之多,得到的幸福终将一切都掩盖了去。</P>
<>  这在西方,西方啊,一个个体意识苏醒的时代,于连代表着价值观念因社会因素而改变的新一代人。,他踏着哈姆雷特的脚印,和着唐璜的步伐,伴随着卢梭的《忏悔录》,而今,走上一条新路,与此同一方向,也许另一条路上还走着一个女郎——卡门。</P>
< >我们或许觉得于连的做法太过可笑,但时至今日,人类的情感一旦爆发便会战胜理智。与其纠缠于理性的孰强孰弱,痛苦着,不如放开,为自己的生存找到意义,为自己而活。在这一点上,于连的个体意识是值得思考的。</P>
<P >人纵不能离开社会,但终究是价值最直接最可信赖的见证人,我们理应承担对社会的责任,另一方面,我们是独立的个体,非他人所能替代,更要去实现自己,在永恒与一瞬,你又选择了什么?</P>
<P>  就像不经历风雨的人,是不会渴望细水长流的……</P>
<P>  没有达到自身追求的我,又怎会停下脚步?没有一瞬的光纤,怎会有永恒的美丽?我想,我会签下这不公平的契约,只为心中那一瞬。</P>
<P>第一次把不是圣文的文发上来,这篇还算看得过去。这学期写议论文,不会写啊,每次分都很对不起人,只有到了记叙或散文我才会写上几句。这是学校五一作业(想到以前文章,写着写着就写到圣了,看的老师云里雾里,现在变了一种形式,是思想往希腊偏了吧)</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16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地确实很不错,议论很有见地,我会把它推荐给我的同学,看你的资料,应是高二或高三的学生敢问楼主是哪个学校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16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好极了,这么好的东西就应该共享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进入圣域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A4S ( 苏ICP备12080535 )

GMT+8, 2025-5-17 03:01 , Processed in 0.070137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