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S

 找回密码
 进入圣域
查看: 3423|回复: 14

[节目及相关] 教材:关于普通话语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25 0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600 align=center border=0>
<TBODY>
<TR>
<TD class=title_b colSpan=2>
<DIV class=title_b align=center><STRONG>普通话语音</STRONG></DIV></TD></TR>
<TR>
<TD class=title_m colSpan=2>
<DIV class=title_m align=center></DIV></TD></TR>
<TR>
<TD class=Content3 colSpan=2>
<DIV class=Content3 align=left><STRONG><FONT color=#ff0066>声明:本文的版权归作者诸葛恒所有,任何网站转载请注明作者。其中的部分内容,是引用了太原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编写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手册》和《现代汉语辞典》</FONT></STRONG></DIV></TD></TR>
<TR>
<TD colSpan=2 height=20></TD></TR>
<TR>
<TD class=content3 colSpan=2>
<TABLE width="100%" border=1>
<TBODY>
<TR>
<TD class=contents_S><STRONG> 一、概论 </STRONG>  
<>  普通话,是汉语标准语的通称。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BR>  普通话语音的特点是:声母除舌尖后擦音r、鼻音n,m 、边音l外,没有浊音;韵母多复元音,鼻韵母有前后之分。较之汉语的其他方言(特别是南方方言),普通话的语音系统性强;声调较少,变调也比较简明,加之北京自元朝以来,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因此,以它作为汉语的标准音是很有道理的。<BR>  普通话语音系统主要包括声母、韵母、声调、音节,以及变调、轻声、儿化等。下面将按这几个方面分述。同时,也会按分析欧洲语言语音的方法,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汉语的语音,以作补充。另外,由于国际音标中的一些符号无法以字符的形式显示,文末将以GIF格式的图象给出汉语声母、韵母和国际音标对照表。</P></TD></TR>
<TR>
<TD class=contents_S><STRONG> 二、声母 </STRONG> 
<>  在普通话中,基本上一个汉字对应一个音节的读音。普通话的音节是由声母和韵母相拼而成的。<BR>  除零声母外,声母都是辅音。普通话的声母一共有22个(包括零声母)。所谓零声母,就是“没有声母”,音节中只有韵母。在小学课本中,没有零声母的概念,而将y、w(即i、u)也做为声母。严格说来,y、w不能算做声母,它是复韵母中的韵头,只是在零声母音节中,其位置类似声母罢了。<BR>  除零声母外,另外21个声母按阻碍部位可以分成7类: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前音和舌根音;按发音方式可以分成5类:塞(sè)音、擦音、塞擦音、鼻音和边音。按声带是否振动可以分为清音和浊音。清音又有送气不送气之分。下表是21个声母和后鼻韵母韵尾-ng的归类:</P>
<TABLE cellSpacing=0 border=1>
<TBODY>
<TR>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 colSpan=2> </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STRONG>双唇音</STRONG></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STRONG>唇齿音</STRONG></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STRONG>舌尖前音</STRONG></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STRONG>舌尖中音</STRONG></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STRONG>舌尖后音</STRONG></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STRONG>舌面前音</STRONG></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STRONG>舌根音</STRONG></TD></TR>
<TR>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 rowSpan=2><STRONG>塞音(清)</STRONG></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STRONG>送气</STRONG></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p</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f</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 </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t</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 </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 </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k</TD></TR>
<TR>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STRONG>不送气</STRONG></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b</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 </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 </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d</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 </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 </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g</TD></TR>
<TR>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 rowSpan=2><STRONG>擦音</STRONG></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STRONG>清</STRONG></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 </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 </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s</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 </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sh</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x</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h</TD></TR>
<TR>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STRONG>浊</STRONG></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 </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 </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 </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 </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r</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 </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 </TD></TR>
<TR>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 rowSpan=2><STRONG>塞擦音(清)</STRONG></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STRONG>送气</STRONG></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 </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 </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c</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 </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ch</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q</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 </TD></TR>
<TR>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STRONG>不送气</STRONG></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 </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 </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z</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 </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zh</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j</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 </TD></TR>
<TR>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 colSpan=2><STRONG>鼻音(浊)</STRONG></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m</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 </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 </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n</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 </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 </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ng</TD></TR>
<TR>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 colSpan=2><STRONG>边音(浊)</STRONG></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 </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 </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 </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l</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 </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 </TD>
<TD class=contents_S align=middle> </TD></TR></TBODY></TABLE>
<>  由上表可见:b、p、m都是双唇音,f是唇齿音,发音部位与双唇音接近;d、t、n、l都是舌尖前音;g、k、h都是舌根音;j、q、x都是舌面前音;zh、ch、sh、r都是舌尖后音;z、c、s都是舌尖前音。《汉语拼音方案》就是按这样的顺序对声母进行排列分组的。下面仍按这个顺序对21个声母和-ng进行介绍。</P>
<><STRONG>一、双唇音b,p,m和唇齿音f</STRONG></P>
<>  双唇音,就是利用双唇闭合这样的阻碍发出的辅音。<BR>  在发b时,双唇闭合,软腭上升,气流因通路被完全封闭而积蓄起来,然后双唇打开,气流脱口而出,爆发成声。声带不振动。发p的阻碍部位和发音方式与发b同,只是在发p时,冲出的气流比发b时要强许多。像这样,先在口腔中造成阻碍,让气流在阻碍后面积蓄起来,然后除去阻碍,让气流冲出,爆发成声,以这种方式发音的辅音就叫做塞音。声带不振动的辅音,就叫做清音;反之则叫浊音。像b这样,有气流冲出,但气流不强,叫做不送气;而像p这样,冲出的气流很强,叫做送气。因此,b是双唇不送气清塞音,p是双唇送气清塞音。<BR>  注意汉语的b和欧洲语言中的是不同的。汉语的b是清音,英语的是浊音。因此,不能以汉语中的b去发欧洲语言中的,也不能用欧洲语言中的去发汉语中的b。后面的d、g、j、zh和z都是这样的情况。<BR>   在发m时,双唇闭合,封闭气流的口腔通路,软腭下垂,气流从鼻腔泄出,同时振动声带成声。像这样,在口腔中造成阻碍,让气流从鼻腔中泄出,同时振动声带成声,以这种方式发音的辅音就叫做鼻音。此外,很显然,m是一个浊音,它是双唇浊鼻音。<BR>  唇齿音,就是利用上齿与下唇相接这样的阻碍发出的辅音。<BR>  在发f时,上齿与下唇相接,软腭上升,让气流从唇齿间的窄缝中泄出,摩擦成声。声带不振动。像这样,在口腔中造成阻碍,但在阻碍中留一窄缝,让气流从这条窄缝中泄出,摩擦成声,以这种方式发音的辅音就叫做擦音。f是唇齿清擦音。</P>
<><STRONG>二、舌尖中音d,t,n和l</STRONG></P>
<>  舌尖可以上翘,抵在上腭的不同部位,造成不同的阻碍。其中,利用舌尖抵在上齿龈这样的阻碍发出的辅音,叫做舌尖中音。相对应的还有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将在后面介绍。<BR>  在发d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上升,气流因通路被完全封闭而积蓄起来,然后舌尖离开上齿龈,气流迸发而出,爆发成声。声带不振动。发t的阻碍部位和发音方式与发d同,只是在发t时,冲出的气流比发d时要强许多。d是舌尖中不送气清塞音,t是舌尖中送气清塞音。<BR>  在发n时,舌尖抵住上齿龈,封闭气流的口腔通路,软腭下垂,气流从鼻腔泄出,同时振动声带成声。n是舌尖中浊鼻音。<BR>  在发l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轻腭上升,然后让气从舌头与两颊内侧的空隙间流出,同时振动声带成声。以这样的方法发音的l叫做边音。l是舌尖中浊边音。</P>
<><STRONG>三、舌根音g,k和h和-ng</STRONG></P>
<>  舌根音,就是利用舌根隆起抵住软腭这样的阻碍发出的辅音。<BR>  在发g时,软腭上升,舌根隆起抵住软腭,气流因通路被完全封闭而积蓄起来,然后舌根下降,脱离软腭,气流迸发而出,爆发成声。声带不振动。发k的阻碍部位和发音方式与发g同,只是在发k时,冲出的气流比发g时要强许多。g是舌根不送气清塞音,k是舌根送气清塞音。<BR>  在发h时,软腭上升,挡住气流的鼻腔通路,舌根隆起,与软腭之间形成一个窄缝,气流从窄缝中泄出,摩擦成声。声带不振动。h是舌根清擦音。<BR>  在发-ng时,软腭下垂,舌根隆起抵住软腭,封闭气流的口腔通路,气流从鼻腔泄出,同时振动声带成声。-ng是舌根浊鼻音。在普通话中,-ng不是声母,仅作为后鼻韵母的韵尾。<BR>  在一些方言中,h与f会相混;学习普通话,要注意区分这两个音。</P>
<P><STRONG>四、舌面前音j,q和x</STRONG></P>
<P>  舌面可以抬起,抵住上腭的不同部位,造成不同的阻碍。其中,利用舌面前面抬起抵住硬腭前部这样的阻碍发出的辅音叫做舌面前音。相对应的还有舌面中音和舌面后音。舌面后音就是舌根音。在普通话中没有舌面中音。<BR>  在发j时,舌面前部抵住硬腭前部,软腭上升,气流因通路被完全封闭而积蓄起来,然后舌面前部微离硬腭,形成一个窄缝,气流从窄缝中泄出,摩擦成声。声带不振动。发q的阻碍部位和发音方式与发j同,只是在发q时,冲出的气流比发j时要强许多。像这样,先在口腔中造成阻碍,让气流在阻碍后面积蓄起来,然后在阻碍中留一窄缝,让气流从这条窄缝中泄出,摩擦成声;因为这种发音方式兼有塞音和擦音的特点,因此,以这种方式发音的辅音就叫做塞擦音。j是舌面前不送气清塞擦音,q是舌面前送气清塞擦音。<BR>  在发x时,舌面前部靠近硬腭前部,形成一个窄缝,软腭上升,气流从舌面与硬腭间的窄缝里挤出,摩擦成声。声带不振动。可见x的发音部位和j、q相同,但它的发音方式没有塞的成分,是纯粹的擦音。因此,x是舌面前清擦音。</P>
<P><STRONG>五、舌尖后音zh,ch,sh和r</STRONG></P>
<P>  舌尖后音,就是利用舌尖抵住硬腭前部这样的阻碍发出的辅音。硬腭前部比起上齿龈来,位置靠后(靠近咽喉),因此相比于利用舌尖抵住上齿龈的舌尖中音,这类音就叫舌尖后音。<BR>  在发zh时,舌尖翘起,抵住硬腭前部,软腭上升,气流因通路完全封闭而积蓄起来。然后舌尖微离硬腭,形成一个窄缝,气流从窄缝中泄出,摩擦成声。声带不振动。发ch的阻碍部位和发音方式与发zh同,只是在发ch时,冲出的气流比发zh时要强许多。zh是舌尖后不送气清塞擦音,ch是舌尖后送气清塞擦音。<BR>  在发sh时,舌尖翘起,接近硬腭前部,在舌尖与硬腭之间留有一个窄缝,软腭上升,气流从舌尖与硬腭间的窄缝里挤出,摩擦成声。声带不振动。发r的阻碍部位和发音方式与发sh同,只是在发r时,声带要振动。sh是舌尖后清擦音,r是舌尖后浊擦音。<BR>  由于发舌尖后音时,舌尖要上翘起,仿佛是向后卷,因此舌尖后音zh、ch、sh、r通常又叫做卷舌音。</P>
<P><STRONG>六、舌尖前音z,c和s</STRONG></P>
<P>  舌尖前音,就是利用舌尖抵住上门齿背这样的阻碍发出的辅音。上门齿背比起上齿龈来,位置靠前(告近双唇),因此相比于利用舌尖抵住上齿龈的舌尖中音,这类音就叫舌尖前音。<BR>  在发z时,舌尖抵住上门齿背,软腭上升,气流因通路被完全封闭而积蓄起来。然后舌尖微离上齿背,形成一个窄缝,气流从窄缝中泄出,摩擦成声。声带不振动。发c的阻碍部位和发音方式与发z同,只是在发c是,冲出的气流比发z时要强许多。z是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c是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BR>  在发s时,舌尖接近上门齿背,形成一个窄缝,软腭上升,气流从窄缝中泄出,摩擦成声。声带不振动。s是舌尖前清擦音。<BR>  由于发舌尖前音时,舌尖要前伸,上翘的姿势不明显,舌面平直,因此舌尖前音z、c、s通常又叫做平舌音。在许多方言中,卷舌音和平舌音不分,甚至这两类音和舌面前音j、q、x也不分。学习普通话,要特别注意这三类音的区分。</P>
<P>  在发以上各音时,软腭的位置也是不可忽视的。软腭上升,是为了堵住气流的鼻腔通道;软腭下垂,是为了堵住气流的口腔通道。如果软腭的位置不好,气流总是同时从鼻腔和口腔中泄出,发出的音就不是标准的普通话声母。</P></TD></TR>
<TR>
<TD class=contents_S><STRONG> 三、韵母 </STRONG>  
<P>  普通话中的韵母共有39个,数目比声母多,系统也比较复杂。<BR>  一个音节中的韵母,通常可以分为韵头、韵腹和韵尾三部分。韵腹是一个韵母发音的关键,是韵母发音过程时,口腔肌肉最紧张,发音最响亮的部分;韵头是韵腹前面、起前导作用的部分,发音比较模糊,往往迅速带过;韵尾则是韵腹后面、起收尾作用的部分,发音也比较模糊,但务求发到位。有的韵母只有韵腹,这种韵母在发音时,发音部位不变,始终如一,称为单韵母。有的韵母只有韵头和韵腹,发音时有一个发音部位的转换,因为发这类韵母时,较响亮的音在后,因此叫做后响复韵母。<BR>  韵尾又可以分成两种:一种叫鼻韵尾,有-n,-ng两个,另一种叫口韵尾。有鼻韵尾的韵母叫鼻韵母。对于有口韵尾的韵母来说,有的没有韵头,发这类韵母时,较响亮的音在前,因此叫做前响复韵母;有的有韵头,也就是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兼备,发这类韵母时,较响亮的音在中间,因此叫做中响复韵母。鼻韵母也有有韵头、无韵头之分。<BR>  所有韵母中,除鼻韵母的韵尾是辅音外,其他的音都是非鼻化元音。非鼻化元音的发音要点是软腭始终上升,堵住气流的鼻腔通道。如果软腭的位置不好,气流同时从鼻腔和口腔中泄出,发出的元音就成了鼻化元音。在普通话中,鼻化元音只有在儿化音节中才会出现。儿化的问题将在后文叙述。<BR>  下面就按照上文的分类,对39个元音进行介绍。</P>
<P><STRONG>一、单韵母a,i,o,e,ê,u,ü,er,-i(前)和-i(后)</STRONG></P>
<P>  普通话的单韵母共有10个,都属于单元音。<BR>  在发a时,口大开,舌尖微离下齿背,在口腔中处于一个不前不后适中的位置,舌面中部微微隆起,处于一个较低的位置,和硬腭后部相对。双唇不圆。发音时,声音振动,软腭上升。像这样,发音时舌尖在口腔中处于一个不前不后适中的位置,这种元音就叫做央元音;发音时舌面微微隆起,处于最低的位置(舌位最低),这种元音就叫做低元音;发音时双唇不圆,这种元音就叫做不圆唇元音。因此,a是央低不圆唇元音。<BR>  在发i时,口微开,两唇呈扁平形,上下齿相对,舌尖接触下齿背,使舌面前部高高隆起和硬腭前部相对,发音时,声带振动,软腭上升。像这样,发音时舌尖在口腔中处于靠前的位置,这种元音就叫做前元音;发音时舌面高高隆起,处于最高的位置(舌位最高),这种元音就叫做高元音。因此,i是前高不圆唇元音。<BR>  在发o时,上下唇自然拢圆,舌身后缩,舌面后部隆起,舌位半高半低,介于a和i之间。发音时声带振动,软腭上升。像这样,发音时舌身后缩,使舌尖在口腔中处于靠后的位置,这种元音就叫做后元音。综上所述,单元音按舌尖在口腔中的前后位置,可以分成前元音、央元音和后元音三类。像o这样,发音时舌位半高半低,介于最高和最低之间,这种元音就叫做中元音。像o这样,发音时双唇拢圆,这种元音就叫做圆唇元音。综上所述,单元音按嘴唇圆与否,可以分成圆唇元音和不圆唇元音两类。因此,o是后中圆唇元音。<BR>  在发e时,口半闭,展唇,舌身后缩,舌面后部稍隆起和软腭相对,比o略高而偏前。发音时,声带振动,软腭上升。像这样,发音时舌位比中元音略高(注意,是略高,而不是介于中元音和高元音之间!),这种元音就叫做半高元音。e是后半高不圆唇元音。<BR>  在发ê时,口自然打开,展唇,舌尖抵住上齿背,使舌面前部隆起和硬腭相对,舌位与o相同。发音时,声带振动,软腭上升。ê是前中不圆唇元音。ê单独表音时只有一个语气词“欸”,只出现在复韵母ie,üe中。<BR>  在发u时,两唇收缩成圆形,略向前突出,舌后缩,舌面后部高高隆起和软腭相对。发音时,声带振动,软腭上升。u是后高圆唇元音。<BR>  在发ü时,两唇略圆,略向前突出,舌尖接触下齿背,使舌面前部高高隆起和硬腭前部相对,发音时,声带振动,软腭上升。ü是前高圆唇元音。<BR>  在发er时,口自然打开,舌位不前不后不高不低,处于最自然状态,然后舌前、中部上抬,舌尖向后卷,和硬腭前端相对。发音时,声带振动,软腭上升。er是一个卷舌元音。<BR>  在发-i(前)时,口略开,展唇,舌尖和上齿背相对,保持适当距离。发音时,声带振动,软腭上升。-i(前)是舌尖前不圆唇元音。-i(前)这个韵母在普通话里只出现在z、c、s这三个声母的后面。<BR>  在发-i(后)时,口略开,展唇,舌前端抬起和前硬腭相对。发音时,声带振动,软腭上升。-i(后)是舌尖后不圆唇元音。-i(后)这个韵母在普通话里只出现在zh、ch、sh、r这四个声母的后面。</P>
<P><STRONG>二、前响复韵母ai,ei,ao和ou</STRONG></P>
<P>  普通话的前响复韵母共有4个,都属于复元音。发音的共同点是元音舌位都是由低向高滑动,开头的元音音素响亮清晰,收尾的元音音素轻短模糊。<BR>  在发ai时,舌尖抵住下齿肯,使舌面前部隆起与硬腭相对,从前a开始,舌位向i的方向滑动升高。<BR>  在发ei时,舌尖抵住下齿背,使舌面前部(略后)隆起对着硬腭中部。舌位从e开始舌位升高,向i的方向往前往高滑动。ei是普通话中动程较短的复元音。<BR>  在发ao时,舌头后缩,使舌面后部隆起,从后a开始,舌位向u(拼写作-o,实际发音接近于u)的方向滑动升高。<BR>  在发ou时,从略带圆唇的央元音[E]开始,舌位向u的方向滑动。收尾-u音比单元音u的舌位略低,它是普通话复韵母中动程最短的复合元音。  </P>
<P><STRONG>三、后响复韵母ia,ie,ua,uo和üe</STRONG></P>
<P>  普通话的后响复韵母共有5个,都属于复元音。它们发音的共同点是舌位由高向低滑动,收尾的元音音素响亮清晰,而开头的元音处于韵母的韵头位置,发音不太响亮,比较短促。<BR>  ia的起点元音是前高元音i,由它开始,舌位滑向央低元音a止。ie的起点元音也是前高元音i,由它开始,舌位滑向前中元音ê止。ua的起点元音是后高圆唇元音u,由它开始,舌位滑向央低元音a止,唇形由最圆逐步展开到不圆。uo的起点元音也是后高圆唇元音u,由它开始,舌位向下滑到后中元音o止。üe的起点元音是前高圆唇元音ü,由它开始,舌位下滑到前中元音ê止。</P>
<P><STRONG>四、中响复韵母iao,iou,uai和uei</STRONG></P>
<P>  普通话的中响复韵母共有4个,都属于复元音。这些韵母发音的共同点是舌位由高向低滑动,再从低向高滑动。开头的元音音素不响亮,比较轻短,中间的元音音素响亮清晰,收尾的元音音素轻短模糊。<BR>  发iao时,由前高元音i开始,舌位降至低元音a,然后再向后高圆唇元音u的方向滑升。发音过程中,舌位先降后升,由前到后,曲折幅度大。唇形从中间的元音a开始由不圆唇变为圆唇。<BR>  发iou时,由前高元音i开始,舌位降至央(略后)元音[E],然的再向后高圆唇元音u的方向滑升。发音过程中,舌位先降后升,由前到后,曲折幅度较大。发央(略后)元音[E]时,逐渐圆唇。<BR>  发uai时,由后高圆唇元音u开始,舌位向前滑降到前低不圆唇元音a,然后再向前高不圆唇元音i的方向滑升。舌位动程先降后升,由后到前,曲折幅度大。唇形从最圆开始,逐渐减弱圆唇度,发前元音a以后渐变为不圆唇。<BR>  发uei时,由后高圆唇元音u开始,舌位向前向下滑到前半高不圆唇元音[e]偏后靠下的位置(相当于央元音[E]偏前的位置)然后再向前高不圆唇元音i的方向滑升。发音过程中,舌位先降后升,由后到前,曲折幅度大。唇形从最圆开始,随着舌位的前移圆唇度减弱,发e以后变为不圆唇。</P>
<P><STRONG>五、前鼻韵母an,en,in,ün,ian,uan,uen和üan</STRONG></P>
<P>  普通话的前鼻韵母共有8个。它们都以舌面前浊鼻音-n作为韵尾。<BR>  an的起点元音是前低不圆唇元音a[a],舌尖接触下齿背,舌位降到最低,软腭上升,关闭鼻腔通路;然后舌面升高,舌面前部抵住硬腭前部,当两者将要接触时,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路,紧接着舌面前部与硬腭前部闭合,使在口腔受到阻碍的气流从鼻腔里透出。像an一样,en、in、ün、ian和uan分别是央元音e[E]、前高不圆唇元音i、前高圆唇元音ü、后响复元音ia和后响复元音ua与舌面前浊鼻音-n连发而成的音。<BR>  发uen时,由圆唇的后高元音u开始,向央元音e[E]滑降,然后舌位升高,接续鼻音-n。唇形由圆唇在向中间折点元音的过程中渐变为展唇。<BR>  发üan时,从前高圆唇元音ü开始,向前低元音a的方向滑降。舌位只降到次低前元音[A]略后就开始升高,接续鼻音-n。<BR>  发前鼻韵母时,要注意软腭的运动,不能发成鼻化元音。此外,要注意唇形的变化,比如ün在发音过程中,唇形由圆渐展,而发in时始终是展唇。</P>
<P><STRONG>六、后鼻韵母ang,eng,ing,ong,iang,uang,ueng和iong</STRONG></P>
<P>  音通话的后鼻韵母共有8个。它们都以舌根浊鼻音-ng作为韵尾。<BR>  ang的起点元音是后低不圆唇元音a[B],口大开,舌尖离开下齿背,舌头后缩,从后a开始,舌面后部抬起;当贴近软腭时,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路,紧接着舌根与软腭接触,封闭了口腔通路,气流从鼻腔里透出。像ang一样,eng、ing分别是后半高不圆唇元音e[G]和前高不圆唇元音i与舌根浊鼻音-ng连发而成的音。iang、uang、ueng则是韵头i、u、u和ang、ang、eng连发而成的音。<BR>  ong的起点元音是比后高圆唇元音u舌位略低的后次高圆唇元音[U],舌尖离开下齿背,舌头后缩,舌面后部隆起,软腭上升,关闭鼻腔通路。从后次高圆唇元音[U]开始,舌面后部贴向软腭。当两者将要接触时,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路紧接着舌面后部抵住软腭,封闭了口腔通路,气流从鼻腔里透出。iong则是韵头i和ong连发而成的;受后面的后次高圆唇元者[U]影响,前面的前高元者i也带圆唇动作。</P>
<P>  综上所述,普通话韵母的韵头有i,u,ü三个,韵尾有i,u,-n,-ng四个。其中的两个辅音韵尾-n,-ng在普通话中分得很清楚,但在不少方言中没有区分。所以学习普通话要注意这两个辅音韵尾的区别。</P></TD></TR>
<TR>
<TD class=contents_S><STRONG> 四、声调和变调 </STRONG>  
<P>  普通话中利用元音(有时是辅音)相对音高的不同来进一步区分字音,字音的这种高低不同的读法叫做声调。普通话中有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shàng,或shǎng)声和去声。<BR>  如果以12345来表示相对音高从低到高的五个等级,那么阴平是一个高平调,调形为[55];阳平是一个高升调,调形为[35];上声是一个降升调,调形为[214];去声是一个全降调,调形为[51]。发高音时,声带相对紧张;发低音时,声带相对松弛。其中上声的音长在四个声调中最长,去声则是最短。<BR>  在四个声调之外,还有轻声。轻声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变调现象。轻声的调形约为[3],即处于一个不高不低的高度,发音短促模糊。普通话中发轻声的字,除了一些助词和后缀外,主要是一些双音词的第二个字。不过对大多助词和后缀来说,轻声已成为习惯的,甚至是唯一的读法,而双音词的第二个字往往都是临时变调成为轻声。<BR>  上声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前都会产生变调,读完全的上声原调([214])的机会很少,只有在单念或处在词语、句子的末尾才能读原调。具体情况有以下几种:<BR>  (1)上声在阴平、阳平、去声、轻声前,即在非上声前,调值由[214]变为半上声[211]。<BR>  (2)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上声的调值变为阳平35。<BR>  (3)三个上声相连,如果后面没有其他音节,也不带什么语气,末尾音节一般不变调,读上声原调。而开头、当中的上声音节又有两种变调情况:<BR>  (一)当词语的结构是“2+1”时,开头、当中的上声音节的调值都变为阳平[35]。<BR>  (二)当词语的结构是“1+2”,开头音节处在被强调的逻辑重音上时,开头音节读成半上[211],当中的音节变为阳平[35]。<BR>  “一”“不”这两个高频字也会产生变调。<BR>  “一”在单念或处在词句末尾的时候,读本音音调阴平[55];在去声音节前调值变为阳平[35];在阴平、阳平、上声前调值变为去声[51]。<BR>  “不”在去声音节前调值变为阳平[35],其他情况下读本音音调去声[51]。<BR>  当“一”嵌在重叠式的动词之间,“不”夹在动词或形容词之间,夹在动词和补语之间时,均轻读,属于“次轻音”。</P></TD></TR>
<TR>
<TD class=contents_S><STRONG> 五、音节 </STRONG>  
<P>  在语音学上,音节是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成的语音单位,其中包含一个比较响亮的中心。一般来说,在一个词或一句话中,有几个响亮中心,就有几个音节。对普通话来说,除表示儿化的“儿”字和极个别情况外,一个汉字对应一个音节的读音。除了个别情况外,普通话的每个音节中都有一个韵母,有时有声母,有时无声母。无声母而有韵母的音节,前面已经讲到,叫做零声母音节。<BR>  普通话中的音节按韵母的不同,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和撮口呼四类,总称四呼。韵母是i或以i作为韵头的叫齐齿呼;韵母是u或以u作为韵头的叫合口呼;韵母是ü或以ü作为韵头的叫撮口呼;韵母不是i、u、ü,也不以i、u、ü作为韵头的叫开口呼。不过其中有两个例外,单韵母o算作开口呼,而鼻韵母iong按实际发音看作撮口呼。普通话的常用音节有400个,其中开口呼音节最多,有179个;合口呼音节次之,有114个;齐齿呼音节又次之,有83个;撮口呼音节最少,只有24个。声母除了n,l和零声母外,都不能同时拼成四种音节。普通话带调的音节(不包括儿化音节)约1,250多个。<BR>  零声母音节是一种特殊的音节,大多是由古代的有声母的音节脱掉声母而形成的。零声母的齐齿呼、合口呼和撮口呼音节的韵头都或多或少有一些摩擦的成分,可以看成是用半元音[j][w][H]起头。<BR>  此外,普通话中还有几个只有声母的音节,如感叹助词“嗯”(n或ng)、“呣”(m),和几个复辅音音节,如感叹助词“哼”(hng)、“噷”(hm)。在方言中这种音节要更多一些。这只是汉语音节中的特例。</P></TD></TR>
<TR>
<TD class=contents_S><STRONG> 六、儿化 </STRONG>  
<P>  儿化是汉语普通话中一种特殊的语音现象,就是词语后缀“儿”不自成音节,而和前头的音节合在一起,使前一音节的韵母成为卷舌韵母。儿化音是口语音,有亲昵、随便的语气。北京话中就有相当多的儿化音。因此在书面语中,通常都不注表示儿化的后缀“儿”。但有时儿化音也具有区别语词的作用,如“白面”和“白面儿”就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书面语中也必须注明儿化的后缀“儿”。<BR>  儿化音的汉语拼音注音比较简单,只须在儿化的音节后加r即可。但在实际发音时,随儿化音节中韵母的不同,发音变化又有所不同。普通话语音中儿化变音情形如下表:</P>
<TABLE cellSpacing=0 border=1>
<TBODY>
<TR>
<TD class=contents_S vAlign=top>a ai an→ar<BR>ia ian→iar<BR>ua uai uan→uar<BR>üan→üar<BR><BR>ao→aor<BR><BR>iao→iaor</TD>
<TD class=contents_S vAlign=top>e→er<BR>ie→ier<BR><BR>üe→üer<BR><BR>ou→our<BR><BR>iou→iour</TD>
<TD class=contents_S vAlign=top>o→or<BR><BR>uo→uor<BR><BR><BR>ang→Dr<BR><BR>iang→iDr<BR><BR>uang→uDr</TD>
<TD class=contents_S vAlign=top>-i ei en→Er<BR>i in→iEr<BR>uei uen→uEr<BR>ü ün→üEr<BR>  _<BR>eng→Er<BR> _<BR>ing→iEr<BR>   _<BR>ueng→uEr</TD>
<TD class=contents_S vAlign=top><BR><BR>u→ur<BR><BR>  _<BR>ong→or<BR>   _<BR>iong→ior<BR></TD></TR></TBODY></TABLE>
<P>  表中Er是卷舌的央元音;带-号的元音(应该是“~”号,由于电脑显示困难,此处不得不用“-”号代替)表示鼻化元音。鼻化元音的发音方法前面已经提到,即让软腭半升半降,气流同时从口腔和鼻腔中冲出成声。</P></TD></TR>
<TR>
<TD class=contents_S><STRONG> 附:普通话声母、韵母与国际音标对照表 </STRONG> 
<P align=center><IMG style="WIDTH: 450px; CURSOR: pointer" onclick=java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www&#46;edu&#46;cn/20011116/20011116_001&#46;gif" width=577 onload=imgresize(this); script:window&#46;open(this&#46;src);></P></TD></TR></TBODY></TABLE></TD></TR></TBODY></TABLE></P>

评分

参与人数 2小宇宙 +10 收起 理由
ice-cy + 20
By chengyu -10 | 理由: <font color=red>加错了</font>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5 03:59 | 显示全部楼层
[s:22] 这个…… 不会是因为我吧~~
刚看到那张贴里的同志提到的~ 才发现自己说普通话有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5 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5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大长见识的说,MS我的普通话也有问题啊,哎,南方人的通病………… [s: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5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赞楼主! [s:23]
南方人的通病?好办啊,当初我们学校话剧队曾经专门制订了一套绕口令来练南方人的
比如那个“坐在窗前撕字纸,先撕横字纸,再撕竖字纸,撕了四十四张湿字纸。。。”
另外,我有好几个同学,都是普通话都说得特别好的南方人,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听传统相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5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这个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学的好的
毕竟习惯不好改嘛,周围的环境会影响自己的
我现在日常的普通话说得也没以前好了- - 有点受上海口音影响

以前去电视台播音员的培训班玩觉得他们也好辛苦啊
一个字一个字的咬……
总之不容易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5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官话系的所有方言来说,说普通话都很容易的 [s:23]
多练练绕口令多听听相声就差不多了,我考的时候什么都没准备,跟玩差不多,一甲就到手了
非官话系(吴、越、湘、桂、粤)等地的人,说普通话可能难一些,但说粤语又相对容易
这就是各有各的优点嘛 [s: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5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普通话不是幼儿教育吗?很多人都是幼儿园就学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5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广东的
普通话考试考了个国家一级乙等哦 [s:23]  [s: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6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6楼corolla2006-07-25 22:15发表的“”:
对于官话系的所有方言来说,说普通话都很容易的 [s:23]
多练练绕口令多听听相声就差不多了,我考的时候什么都没准备,跟玩差不多,一甲就到手了
非官话系(吴、越、湘、桂、粤)等地的人,说普通话可能难一些,但说粤语又相对容易
这就是各有各的优点嘛 [s:10]
我就是吴越地区的人,但我们那里的方言和一般的吴语有点不一样,至少不像苏州话、上海话那样听上去软绵绵的,因为我们那里从前是南宋的都城,语言上多多少少受了北方官话的影响,所以可以说是南北结合[s: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6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9楼南之凤2006-07-26 09:49发表的“”:

我就是吴越地区的人,但我们那里的方言和一般的吴语有点不一样,至少不像苏州话、上海话那样听上去软绵绵的,因为我们那里从前是南宋的都城,语言上多多少少受了北方官话的影响,所以可以说是南北结合[s:23]
吴越地区。。。。。在哪个方向啊,地理不太好。。。。。
南北结合是不是我们说的南腔北调啊。。。。。 [s:23]
我们这边说的是川普。。。。。平舌音多过翘舌音 [s:23]  [s: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6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姐姐是临安人 [s:13] ?那可是人杰地灵的宝地啊,遍地都是才子佳人。。。 [s: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26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杭州市区人,那个地方以前就是南宋的都城,我所谓的南北结合是指杭州话里受了那些北方官话的影响,而自成一种体系,也就是“杭州官话”,有些词就是体现了这个方面,比如说“自说山话”,最早就是指杭州(临安府)有许多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他们各自说自己的方言,但现在这个词的意思是形容自作主张[s:23]
吴越地区就是江浙地区…………
另外,杭州话里you和yu的音是一样的,都读成yu,所以“youyu”就是“yuyu”,杭普话也是平舌音多于翘舌音的   [s: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30 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晕倒!!!!小学一年级不是已经开始学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3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汗……回想到了去年普通话培训时的“恐怖”课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进入圣域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A4S ( 苏ICP备12080535 )

GMT+8, 2024-6-17 14:14 , Processed in 0.138677 second(s), 13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