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S

 找回密码
 进入圣域
查看: 1116|回复: 13

[其他] 【原创】真·赤壁来找茬——《赤壁》与《银英》的非典型比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21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鸣谢及声明 此图为银英爱好者云中鹤所做并非本人原创

提醒:看此贴时 希望您对三国和《银河英雄传说》(下文简记为《银英》)已有所了解

中间会穿插一些其他有关情节方面的评论

至于演员是否表演到位 不在本文论及范围之内


看完了《赤壁》 很自然的就想到了素有架空版三国之称《银英》

就像看完《功夫熊猫》自然想到香港武打片、圣斗士、龙珠等一样

《赤壁》除去那些渣到不行的台词

认真审视这不是历史的历史剧

吴导无疑想刻意描绘三方围绕着长江天险展开的奇谋

却在一些细节授人以柄


首先人物出场时没有介绍

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银英》在每一个重要人物登场时都会有字幕告知观众此人姓甚名谁

让观众至少知道此人在整部作品中处在什么样的位置上

如果对三国没有了解 外国观众大多如此

《赤壁》中每个人物出场都会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人谁啊?第一个问号

他/她干啥的啊?第二个问号

他/她为什么这样啊?或者说图什么啊?第三个问号

相信以这样一种状态去看的话 会一直晕到底的


第一仗长坂坡 吴导可能想让蜀军将领集体露脸

致使好好的赵子龙挑大梁的精彩演出泡汤

《银英》中也有救主

巴米利恩会战 “魔术师”杨威利与“黄金狮子”莱因哈特宿命对决

进行到尾声莱因哈特明显支持不住时 缪拉赶来救主 四易旗舰 留下了“铁壁”之名

缪拉和赵云一样有勇有谋 于救主时光芒大放 出场时间不多却让人心生好感

同样是对原著的再加工变为己用 《银英》是成功的 《赤壁》是走样的


还是说长坂坡 那个回光阵明显是田中芳树另一本小说《亚尔斯兰战记》中的桥段

不知道吴导是否看过

网上已有评论 限于财力 蜀军不可能拥有这么有创意的道具

限于时节(主要是日照角度和强度) 即使有 也不一定用得上


蔡瑁张允投降曹操时带去好大一卷长江周边的详细地图

难道是从《康熙王朝》中周培公为康熙献大清全图中得到的灵感?


舌战群儒的情节被砍实在令人费解

本身没了出场秀(火烧博望坡)已经使诸葛亮的形象构建困难

这下连舌战群儒都砍了 要想让诸葛亮活起来太难了

要知道日本光荣公司出品的《三国志》系列游戏就是用了舌战群儒的点子使得文官交涉过程游戏化造就了现在的舌辩系统

文可以舌辩 武可以单挑 大大加强了《三国志》的可玩性

不知道《银英》中在第十三舰队成立之初 杨威利对于将先寇布的蔷薇骑士团编入的决定与众将官解释时那番话

以及在吉尔菲艾斯死后 奥贝斯坦面对一干高级将领的那番对话能不能算作舌战群儒


某某人的个人秀

这个就有点儿《真·三国无双》的架势了

只是关二爷似乎不会用跑的 无论是长坂坡还是在八卦阵皆是如此

而且似乎慢镜头多了些 这样一来气势全没了 让人看着关二爷一骑当千却像在看大戏

关公的速度和力量完全体现不出来 神勇二字似乎与他无缘 摆POSE他倒是很在行

三爷就更离谱了 赤手上阵 难道是鲁智深(此演员在《水浒传》中曾饰演过鲁智深)不会用丈八蛇矛?

猛字当之无愧 只是是否太儿戏了一些 真拿命不当命啊

《银英》中个人战斗的场面虽然不多 但场场出彩

吉尔菲艾斯为救莱因哈特被激光打穿心脏和主动脉流血过多而死

罗严塔尔与先寇布遭遇战 罗严塔尔起初也是赤手 和先寇布就说打了个平手

奥夫雷沙一级上将在连典贝尔克要塞第六通路俨然吕布一般 最后被米达麦亚和罗严塔尔设计擒获

奥贝斯坦进言将其送回秃鹰之城 因布朗胥百克公爵的不信任被杀

如果说错杀有能将官的话 倒是可以和曹操杀蔡瑁张允相仿 但具体情况又不相同

先寇布的表演太多就不过多累述

尤里安和马逊脱离舰队单独行动时经常要打也不多废话

布鲁姆哈尔特中校隶属蔷薇骑士连队 在保护杨威利对抗地球教时战死

如果说吴导读过《银英》觉得光表现周瑜智慧方面不够 一定要引入其在战场的英勇表现的话

那他显然是误会了

像杨威利这么会打仗的人真和人动起手来完全是废柴形象 但这毫不影响读者喜欢他 而如果杨威利也特能打的话 读者反而会觉得假

《赤壁》中的周瑜虽然和《银英》中的杨威利不可比 但一定会给人这种假的感觉

为什么要用大量的文字来说个人秀呢?

是因为个人秀本不该在这种以谋略为看点的故事中占主要部分的 稍一描述就会很占篇幅

三国里真正的个人秀有很多 也很精彩 但在《赤壁》中本不应该有个人秀的 明显是被强加进来的而且时间太长

而《银英》中单打独斗就这么多 只是放在一起显得很占篇幅而已 在每一段小故事中 这些个人秀都是一带而过的


周瑜和诸葛亮两个人不说话的场景太多 好容易说话了吧 净说些没营养的

这样真的能表现出彼此心知肚明么?比较怀疑

《银英》在刻画两个人彼此了解不需要言语时很小心 常借助一些小动作

比如莱因哈特拍拍吉尔菲艾斯的肩表示绝对信任

罗严塔尔和米达麦亚经常在一起喝酒 间隙会沉默不语

杨威利在征求菲列特利加意见时会瞟她一眼 菲列特利加则微笑给予肯定回应等等


再来说说绕过长江的2000兵马

网上多数人认为 既然曹操可以调用2000兵马 为什么不多调一些 甚至全部地面部队呢?

这个让我也很费解

这似乎在模仿《银英》中“诸神的黄昏”作战计划

将部队分为两部分 一队正面佯攻伊谢尔伦要塞 另一队通过费沙回廊进攻同盟

如杨威利不离开伊谢尔伦要塞 则通过费沙回廊的部队直接消灭同盟所有机动兵力后从同盟方向进攻伊谢尔伦要塞 与正面进攻部队对伊谢尔伦要塞形成包夹

如杨威利放弃伊谢尔伦要塞 则佯攻部队强行突破伊谢尔伦回廊

但无论哪种情况 其优势都是压倒性的 不会出现《赤壁》中2000兵马直接被吃掉的情况


最后就是八卦阵

是因为有了曹操2000兵马过江才有了八卦阵迎敌?还是因为要展示八卦阵的威力才有了曹操2000兵马的陷落?

这不同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很好解释

曹操2000兵马再厉害 孙刘联军怎么说也好几万人呢 吃掉它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电视剧《亮剑》中 李云龙曾说过

在一般情况下 你用一个军打一个师 就算打赢了也没啥好吹的 这是明摆着的嘛 要连这都打不赢 那你就回家哄孩子去吧 还打什么仗呀?

可见孙刘联军要想吃掉曹操这2000兵马完全用不着摆八卦阵 闭着眼睛都能赢

那么先前的问题就有结果了 是因为吴导想要展示八卦阵的威力才有了曹操2000兵马的陷落

可能吴导也是被逼的 要不怎么能体现出诸葛亮会用兵呢?


三国故事中赤壁一役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局势 之前之后都没有赤壁的影子

《银英》中的三方势力 帝国 同盟 费沙的较量却始终围绕着伊谢尔伦回廊的争夺展开

这里没有对《赤壁》中出场人物与《银英》进行对比 原因开篇有所交代

《银英》素有架空版三国之称 其中有大量三国元素 但《银英》自成一体 并不完全重复三国 这也是它成功和最为人喜欢的地方

以上便是在下对《赤壁》较之《银英》的一点拙劣的看法 如有不当之处 敬请指摘 不胜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1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吧,我只是觉得将这两者放在一起比较实在意义不大。
不论是载体、长短、内容都相差甚多。
虽然我对阁下的评论大数是赞同的。
《赤壁之战》只是反映了三国一个点,我也承认某些内容的不切实际,人物刻画的苍白单薄甚至搞笑,但拿来和银英比较,过分抬高它了。
阁下不如拿三国和银英比较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1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比较
只是二者都是三国的衍生物
站在《银英》的角度就《赤壁》的一些缺陷进行评述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1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的有些晕,银英没看过,图倒是很象星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1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就是星图 严格说叫宙域图
线表示只有那一条路可走
强烈推荐《银河英雄传说》(简称《银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1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部电影刚刚看了一下,娱乐一下可以,如果刚实际来说我认为不怎么样,不应该在长阪一战出一的关羽竟然表现好多,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2 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咱伤心地看着伊谢尔伦回廊……啊不,走廊……默默流泪。
艾尔·法西尔,迪亚马特,亚斯提,亚姆力札,兰提马利欧,巴米利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2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那里是杨舰队的家
也是他灵魂归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3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3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做这张图的人充满敬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4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提督…… [s:165] 到现在还对他的死是万分的纠结!

另外寒个,看完了正版的《银英》之后对地图上的好些地方都很茫然 [s:110] ~除了伊谢尔伦和费沙,剩下的也就认识两三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4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上好多标的都是那个星域恒星的名字
所以诸如奥丁和海尼森这样的首都星也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4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只把赤壁一战拿来和银英比较完全不能放在天平上= =
某只是浮上来膜拜下LZ对三国和银英的熟知程度Orz

都是些好怀念的名字啊......
当年发现圣站上的前辈里银英饭不少~于是一跳下去不能自拔~只怪没能早知道它两年~这个暑假又下了日文版的小说原著准备挑战中(其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能挑战成功= =)

叹~刚过了6月1日~一转眼还有两天就又到7月26日了~撒泪~


三国演义某只只在初中看过~为看过而看过的名著~到今天记得的内容已经不多了T T(反省I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7-24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很清楚三国和银英才是一个级别的
但是真的有人能作出无一遗漏的详尽比较么?
恐怕不能
银英已经不是单纯吸取三国养分的附属品
银英是独立的
要比较二者
非熟读几十遍上百遍不可
自认能说出一些
但绝对只是皮毛
赤壁的话针对性很强
容易好几个数量级
故大胆落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进入圣域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A4S ( 苏ICP备12080535 )

GMT+8, 2025-4-25 05:52 , Processed in 0.093516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