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传媒人 MN
S群 @ 抗震救灾,爱心编制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Foxit Software http://www.foxitsoftware.com For evaluation only.
请将本手册发送给你身边的每一个朋友和亲人,用信心和爱心面对灾难,迎接希望!
2、 我们该怎么样克服自身身体和心理的反应?
l 不要隐藏感觉,试着把情绪说出来,与亲人朋友或者周围的人一同分担悲痛
l 不要因为不好意思或忌讳,而逃避和别人谈论的机会,要让别人有机会了解自己
l 不要勉强自己去遗忘,伤痛会停留一段时间,是正常的现象
l 别忘记家人和孩子都有相同的经历和感受,试着与他们谈谈
l 一定要有充足的睡眠与休息,与家人和朋友聚在一起
l 如果有任何的需要,一定要向亲友及相关单位表达
l 在伤痛及伤害过去之后,要尽力使自己的生活作息恢复正常
l 工作及开车要特别小心,因为在重大的压力下,意外(如车祸)更容易发生。
3、 作为心理辅导志愿者,哪些人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人群?
注:此问题适用于志愿者(家长、教师、记者、医护人员均可随时承担心理辅导的责任)。
l 青少年尤其是孤儿,残疾人、老人(尤其是丧失了亲人的);
l 经历了地震时强烈刺激和惊吓的所有灾民;
l 目睹了灾区和灾民惨状的救援者(医护人员、战士)
、志愿者
4、 重大创伤后压力症候群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灾难的再次经验: 指创伤事件不断地被一再经历
例如:
l 灾难痛苦的回忆反复地侵入,包括影像、想法、或知觉到的事物
l 事件反复痛苦地在梦中出现
l 行为表现出像是灾难又再度发生,或是感觉到回到事情发生的当时
l 从当事人的表现、谈话等线索中显示出心中强烈的痛苦,或出现生理上的反应,与此次灾
难有关
逃避反应: 指持续逃避和此次灾害有关的刺激或情境
例如:
l 努力逃避与创伤有关的思想、感觉或谈话
'
l 努力逃避会勾起创伤回忆的活动、地方或人们
'
l 在回忆灾害的重要部分时有困难
'
l 对于重要活动明显地降低兴趣或减少参与
'
l 产生疏离感或与他人疏远
'
l 情感、情绪减少(如没有爱的感受)
'
l 对前途悲观(不期待未来的生活、婚姻、小孩、正常的寿命等)
'
l 接触令人想起创伤事件的事或物时,产生焦虑和恐惧
'
北大传媒人 MN
S群 @ 抗震救灾,爱心编制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Foxit Software http://www.foxitsoftware.com For evaluation only.
请将本手册发送给你身边的每一个朋友和亲人,用信心和爱心面对灾难,迎接希望!
高度的警觉性:指个体对环境的反应持续的处在高度警戒的状态
例如:
l 难以入睡或保持睡眠
'
l 易怒或爆发愤怒
'
l 注意力集中困难
'
l 过度警觉
'
l 过度的惊吓反应或过分警觉
'
另外,如果出现以下症状也请特别注意:
l *有睡眠障碍或食欲变化
l *记忆出现问题,包括难以回忆创伤事件的某些方面
l *分心,无法集中注意于工作或日常活动,难做决策
l *无端哭泣,感到绝望和无助
l *感到紧张、易怒、情绪多变、特别焦虑、抑郁;
l *无由的闪回、心跳加速、出汗、难以集中注意和决策、迷惘
l *情绪反复
l *人际关系紧张
l *身体症状(头痛、恶心、胸痛)
?身心症状(例如:排泄问题、气喘) ?头痛与紧绷
?食欲与睡眠失调 ?月经失调与月经困难
?烦躁或减低活动、冷漠 ?对异性的兴趣降低
?不负责或犯法的行为 ?对父母控制、想要解放的反抗减少
?注意力不集中 ?虑病症(不断担心自己有病痛,但无医学上的根据)
大部分青春期的青少年活动与兴趣都集中在与他(她)同年龄的同龄人,他们特别容易因同龄
人活动的瓦解,以及共同努力时失去大人的依靠而悲伤、难过。
孩子在灾难中失去亲人,是最常见的压力,也是最急需处理的危机,大多数会出现以下反应:
l ?不相信亲人已经永远离开
l ?身体不适,例如没食欲、呼吸困难
l ?觉得自己被抛弃,对过世亲人生气
北大传媒人 MN
S群 @ 抗震救灾,爱心编制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Foxit Software http://www.foxitsoftware.com For evaluation only.
请将本手册发送给你身边的每一个朋友和亲人,用信心和爱心面对灾难,迎接希望!
l ?对亲人的死亡自责
l ?模仿过世亲人的行为或特征
l ?变的容易紧张
l ?担心以后没人照顾他
l ?出现跟以前很不一样的举动,例如特别乖、特别顽皮
6、 如何对震后的儿童和青少年进行心理辅导?
注:此问题主要适用于教师,其次部分适用于家长、志愿者。
对学前阶段的儿童
此年龄层的儿童对他们身边赖以维生的安全世界的遭受破坏,会显得特别敏感,反应也极脆弱,
他们通常无法有效的以口语能力来表达自身的需求,而期待身边亲近的大人能给予积极与适当安
慰。我们建议以下的一些活动,不断经验「再保证」的过程中,重建学生的安全感与自我效能感。
l 提供他们足够的玩具、道具,鼓励他们将以玩耍的方式重建在灾难中的经验与观察,灾区
的教师则可以就地取材,不需拘泥于真实的玩具,随处可见的石头、沙子、玩偶皆可以替
代。
l 多给予孩子身体的拥抱与接触,或提供需相互碰触的团体游戏,如伦敦铁桥、大笼球等。
l 提供孩子绘画经验,最好有一张大的墙报纸,让孩子集体在纸面上尽情表达他的感受,之
后再团体分享,需要提醒的是,画笔最好不是水彩,此时要的是鼓励孩子画出具体的东西。
l 孩子此时的胃口可能并不是那么好,建议以多餐的方式提供他们在生理与情绪上的补充。
l 用一些不具威胁性或低威胁性的活动来鼓励他们来玩保护自己的游戏,如「假如怕狗狗的
小英碰到一只狗狗,她要怎么办?」「假如家里突然停电了,要怎么办?」
l 告知家长,在孩子睡前要多安排一些睡前活动,以建立更高的安全感。
对学龄阶段的儿童
此阶段的儿童虽已能表达他们的经验与感受,但他们往往缺乏具体且完整陈述的能力,此外,
若他们失去心爱的宠物或物品,他们难过的心情也需要相当重视与安抚。以下是一些活动上的建议:
l 对低年级的学童来说,安排足够的玩具、道具,特别是一些布偶,鼓励他们将以玩耍的方
'
式重建在灾难中的经验与观察仍然相当重要,灾区的教师则可以就地取材,不需拘泥于真
实的玩具,随处可见的石头、沙子、玩偶皆可以替代。
l 给孩子一面墙(贴好墙报纸),让他们在上面作画,可以给他们一些小主题,如地震时,
'
我家发生了什么事?之后可以团体讨论的方式来陈述每个人的经验,注意仍可拉回到在
「通则」中所曾提示过的概念,对学生进行教育与再保证。
l 让学生编故事,也可以用绘画或用接龙的方式提高大家的兴趣,以便于整理与回馈。
'
l 以脑力激荡的方式,
' 让大家来面对这次灾难发生后的身心症状进行调适,学生可以想出许
多方法来解决教师在整理后给予回馈。
l 亦可以脑力激荡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室内及家中的防灾预防计划演练。
'
对初高中阶段的儿童
此阶段的学生大都以能充分表达他们的经验与反应,唯处于同龄人认同的阶段,他们往往最关
北大传媒人 MN
S群 @ 抗震救灾,爱心编制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Foxit Software http://www.foxitsoftware.com For evaluation only.
请将本手册发送给你身边的每一个朋友和亲人,用信心和爱心面对灾难,迎接希望!
心的是别人的看法,同时也认为自己已是个小大人,因此,我们建议可安排以下的活动:
l ' 同龄人间的团体讨论,让学生有机会抒发与合理化他们感受到的强烈情绪,教师可能需
要在过程中不断向他们保证,他们所感受到的强烈情绪甚至是「疯狂想法」在此灾难中都
是正常的。
l ' 让班上分为几个小团体,让他们谈谈救灾防治的工作,甚至是家园重建的工作,这可协
助青少年建立安全或对灾难的支配感,这也可让他们建立社会参与的成就感。
l ' 设定专题讨论,如「小区重建」、「家庭重建」、「防疫」等主题,让学生能先有系统
的搜集数据后,加以报告与讨论。
l ' 对地震的正确认识,对大自然的现象作有科学根据的了解与认识,避免听信坊间的不实
传说,以建立科学家实事求证的态度。
l ' 认识「创伤后的心理重建」的意义与价值,这需要透过学校较专业的教师,进行专题演
讲,或由专业的心理学文章的阅读,进行讨论。
l ' 艺术活动的表达,可以鼓励学生从事绘画、音乐、话剧等活动,将这次的灾难经验转化
为具创造力的方向。
你可能出现的症候包括:
l 对自己经历的一切感到麻木与困惑。
'
l 对幸免于难产生罪恶感。
'
l 过份的为受害者悲伤、忧郁。
'
l 因心力交瘁、精疲力尽而觉得生气,例如对周围亲友、政府官员、媒体感到愤怒,甚至出
'
现暴躁易怒的情形。
l 觉得自己可以做的更好、做得更多而产生罪恶感,怀疑自己是否已经尽力,有无充分帮助
'
周围的人。
l 由于身心极度疲劳,休息与睡眠的不足,此时容易产生生理上的不适感,例如晕眩、呼吸
'
困难、胃痛、紧张、无法放松等。
l 对于接受帮助觉得尴尬、难堪。
'
出现上述反应时,请注意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反应。而您能为自己做的事,是利用以下的方式,
试着减轻自己的心理负担与痛苦,早日从哉变的冲击中恢复过来。
l 接受自己的感觉并将这些感觉与经验说给其它人听。
'
l 多留意自己的身心状况,适时让自己休息。
'
l 多给予自己及周围其它亲友鼓励,彼此相互打气、加油,
'
l 尽量避免批评自己或其它救难人员的救援行动。
'
l 接受他人诚心提供的帮助与支持。
'
北大传媒人 MN
S群 @ 抗震救灾,爱心编制
Generated by Foxit PDF Creator Foxit Software http://www.foxitsoftware.com For evaluation only.
请将本手册发送给你身边的每一个朋友和亲人,用信心和爱心面对灾难,迎接希望!
9 心理辅导志愿者在提供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什么问题,
、 以及如何进行自我调
整?
然而,当您在灾区或通过其他通讯工具面对灾民,试图帮助灾民走过大地震所带来的阴影与伤
痛的过程中,很可能遭遇以下这许多的挫折:
l 因为觉得自己还可以为灾民做的更多而产生挫折感与罪恶感。
'
l 为灾民的遭遇感到十分悲伤,甚至由灾民的反应与行为,回想到自己本身的情形,进而严重
'
影响个人情绪。
l 原来怀抱满腔热情想帮助灾民,却因为灾民拒绝谈论灾后创伤或拒绝关心而感到十分挫折。
'
当发生上述情形时,您能为自己做些什么:
l 肯定自己有这些心理反应,如罪恶感、悲伤、忧郁等,都是正常的。
'
l 可以与其它志愿者讨论,相互支持、鼓励;寻求专业心理医生及专家的指导。
'
l 对灾民多些包容。灾民面临如此重大压力、伤害时,可能出现一些非常行为。
'
l 确认灾民的需要,再提供可能的协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