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S

 找回密码
 进入圣域
查看: 686|回复: 9

[其他] 想起项羽和刘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1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元前209年,一场反对秦朝暴政的农民起义,在陈胜、吴广的领导下,在大泽乡这个本不起眼儿的地方爆发了。“天下苦秦久矣”,于是乎,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在陈胜等“先驱”的感召下,无数热血青年揭竿而起,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反秦洪流中,前仆后继、勇往直前!在这过程中,六国旧贵族出身的项羽和小吏出身的刘邦先后等上了历史舞台,演绎了一幕幕惊天动地的历史活剧。最终,刘邦赢得了最后的胜利,一统下下,建立了大汉王朝!
    一直以来在思考:为什么“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项羽,最后会输给当时同样是“群雄”之一的刘邦(何况刘邦当年还受封于项羽,连“汉王”这个名号还是项羽给封的),难道真的如项羽自己所说的,是天的意志要我败亡,非关战事?恐怕并非如此,刘邦能赢得最后的胜利肯定是有一套,而且这里面有项羽所缺少的,这一“缺少”恰巧是至关重要的。到现在为止,也看了很多有关这方面的书,有替项羽说话的,也有替刘邦辩护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令人难下结论,我也只能“掰开揉碎”,把其中有道理的找出来“拼凑”,今天不想说那些,只想谈谈自己的一点个人看法。
    有人对我说“项羽主要的能力是他个人武艺超群,个人的魅力突出,他的胜利很大程度取决于这一点,其实项羽不懂得兵法。”我以为并非如此,项羽不仅熟悉兵法,而且很有自己的一套。少年时,他不爱读书、习武,因为他觉得这两样不足以“敌万人”,他想学“万人敌”的本事,于是叔叔项梁教授他兵法(可是他的兵法没有学全,这也客观上造成了他的悲剧),虽然改学兵法为主,可项羽并没有忽略武艺的学习,他武艺超群且“力能扛鼎”,很快成为了他所居住的那一带的、青年中的“头面人物”……
    “巨鹿之战”,这关键的一仗不禁注定了秦朝灭亡的命运,也成就了项羽个人的辉煌。他命令破釜沉舟,每人只带三天干粮,这一切断退路的做法,激励了广大将士,有了拼死一战的勇气,在面临与秦军主力的决战时,他又下令各自为战,不必讲求阵势,只求杀敌立功(这一看似荒唐的命令其实是一着高棋,因为在数量上的差距,楚军一个人还不够对付两个秦军的),他本人也一马当先,大家见主帅如此,无不慷慨激昂,最终赢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秦将章邯投降,秦朝最后的抵抗力量被消灭,项羽赢得了他人生的最高荣誉,成了“西楚霸王”!据说,后来汉高祖刘邦在讨伐叛乱的黥布时,看到他的军阵和项羽类似,不禁胆战心惊,不得不全力应对,由此可见项羽的本事。那项羽为什么会最终失败呢?最大的原因是他只重视“战术”而不重视“战略”;只注重“局部战场”而忽视“整体战场”,刘邦正是因为打好了关键的几仗,夺得了战略要地,虽然项羽一再赢得局部胜利,但刘邦的损失可以得到补充和恢复,项羽则恰恰相反,士卒疲敝、不得休息,最终由胜转衰乃至自刎乌江。因为他没有学全兵法,而又不重视“读书”(注意,不是不读书,而是读得不细致。他说过“读书不过记记姓名”),没法把自己的“战术”上升到“战略”阶段,只想做称雄一时的“霸王”而不知道做千秋万代的“帝王”,因而不知道刘邦的真正威胁不止是伤害了他的个人尊严,更重要的是要和他争夺天下。可悲,到手的胜利果实就这样付诸东流了。
    项羽是六国贵族项燕的后代,项燕在秦统一战争中牺牲,秦统一六国后,他和叔父流亡于江湖,他背负着国破家亡的仇恨,时刻不忘要“取而代之”(乃至于某次和叔父看到秦始皇出巡的仪仗时说道“彼可取而代也”,吓得叔叔赶紧捂住他的嘴带他离开,但从此项梁也更加努力培养项羽),因此他才如此寒窗十载、闻鸡起舞、苦学兵法,在一次次战斗中,创造了“西楚霸王”战无不胜的神话,这不能不说有贵族血统的因素。然而,也正因为贵族血统,项羽没有接触过广大的下层百姓,不知道团结别人,他重视自己的尊严,他的手下无不对他毕恭毕敬、言听计从,他的命令没有人提出过异议,乃至于项羽更相信自己的力量,最后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中了刘邦的“反间计”,怀疑自己唯一的谋士范增而失去了最后的“智囊”。反观刘邦,和项羽相比,他只是一个小吏,没有显赫的地位,但由于这个原因,他和社会各阶层的人都合得来,并且得到了他们的帮助,所以虽然个人能力方面他没有项羽强,但刘邦团结了“众人”之力,弥补了自己的不足,试想,一个人和一群人,力量的悬殊可想而知,也难怪项羽最后会失败了。
    项羽的自尊心很强,因此听不得不同意见,更在失败时难以承受巨大的耻辱感,在突围乌江时,想起自己从前的意气风发和如今的兵败地亡、失魂落魄,一股难以莫名的懊恼、沮丧、羞愧、悲痛涌上心头,当渔翁劝他过江时,他毅然拒绝,是啊,当年渡江而来的八千江东子弟,如今大都阵亡疆场,他如何有面目回去面对那一张张期盼的脸,面对江东父老们呢?江东子弟,顶天立地!他抱着必死之心,反复如汉军阵中冲杀,证明了自己的武勇后,慷慨地对汉军将领说了“把我的脑袋送给你,帮助你升官发财、封妻荫子”的话后,毅然决然地自刎而死。很多人看到此,也许无不感叹项羽的豪气,但是,我却不禁暗骂了一声“糊涂!”既然你项羽有勇气证明自己的勇武,为什么没有勇气回到江东(项羽当时在江东的势力还是很可观的),再积聚力量和刘邦大干一场,证明自己比刘邦更有资格一统天下!江东的子弟都阵亡在了战场上,没有一个后退的,是为了你项羽,让你“卷土重来”,你为何违背大家的意愿,不去为他们报仇,却斤斤计较于自己的得失?被对手打败了并不可耻,何况实在数倍于己的情况之下失败的,只要项羽他肯吸取过去的教训,改变策略,哪怕是回到江东暂时妥协,暗中积蓄力量,最后成功也不是不可能的,越王勾践,当年被吴王夫差打得大败亏输,后来还不是卧薪尝胆(甚至亲自服侍吴王起居来讨好他)、积聚力量,后来击败了吴国,你项羽的处境比起当年的勾践要好得多,却不知道珍惜和利用,当真是可惜了自己的天资和勇力!结果,只留下了乌江边自刎而终的豪气干云,却没能像勾践一样留下“卧薪尝胆”的佳话,着实可惜、可叹!
    其实,刘邦和项羽都是英雄,只是一个在前期,一个在后期;他们也都成就了自己的事业,一个灭亡了秦朝,称了“霸王”,一个瞒天过海,保存了实力,最终由弱变强,一统天下。可是,天地之大,去不容许两个英雄并立于世,想来不免有些遗憾。可是,历史终究是历史,无论怎么评说,也改变不了既成事实,唯有吸取他们的教训,走好自己今后的路。
[/color
]

后  记
记得几年前看过一部叫做《西楚霸王》的电影,貌似是关之琳、吕良伟、巩俐、张丰毅等人主演的,片子展现了波澜壮阔的秦末战争,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跃然银幕,也是我想要写这篇文章的初衷。
曾经有朋友和我说过,“要嫁就嫁项羽”的话,我笑笑说:“可不要,我不想看你也来个‘霸王别姬’……”几年后,又有朋友对我说,“要嫁就嫁刘邦”的话,我又笑笑说:“可不要,我不想看到你被刘邦从马车上踹下来(这是真事,刘邦在一次战败逃难时,数次踹下自己的儿女逃命,被部将几次抱起,才勉强同意带着他们走)……”几年前和几年后的玩笑,对象却不同,人们的观念不同了,过去似乎更注重个人魅力,现在更现实,更注重实力了。   
该说的都说了,但是还有一点没有说到,想在这里补充上。就是项羽比刘邦更重感情,因为感情他犯下了几个较大的错误,影响了后来的战局,这也是他会失败的一个原因,但是,他最后还是没什么可后悔的,因为他完成了自己“灭秦”的雄心壮志,让“西楚霸王”的命好称雄一时,为世人所知,死后还有一位虞姬永远地陪伴着他到最后,立下这样宏大的丰功伟绩和拥有了这段缠绵悱恻的感情,估计他这辈子也无悔了。项羽,显然不是当皇帝的人选,却可以成为一个名人,一个影响很大的名人,乃至于他的事迹成为了历朝历代咏叹的主题。或许,他看到这一点,估计在天之灵也不觉得遗憾了,因为,经过数千年的打磨,西楚霸王的威名还是广泛地流传着,这一点,刘邦恐怕要望尘莫及、自愧不如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小宇宙 +40 收起 理由
弃天帝 + 40 虽然与圣无关 不过写的还不错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弃天帝 于 2013-6-2 22:38 编辑

确认是本人就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 00: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真厉害,我在新浪的博客都被你找到了,佩服,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兄台,那个链接既然已经确认是我的了,可以删除吗?
毕竟,那属于我个人的空间不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引用的部分自己处理吧

点评

搞定  发表于 2013-6-2 23: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 23: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多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3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和圣斗士无关,但好不容易写出来,还是想法,于是发到了灌水区……
权当是为水区做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4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4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刘三儿能夺天下,自有其过人之处,不过这小子的运气也实在是太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进入圣域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A4S ( 苏ICP备12080535 )

GMT+8, 2025-4-17 22:22 , Processed in 0.085722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