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是一碗黑乎乎的米饭 见图

其实这是叫乌饭。乌饭外表难看却很有来头
【乌饭的民间传说】
为什么要吃乌饭呢?据说从前有个老太大爱吃烤鹅,每次要吃鹅,就在巷子里放上烧红的铁板,巷子两头,一头放碗酱油,一头放碗香醋。把鹅赶进巷子里,烫得鹅两头奔跑,跑到这头吃口酱油.跑到那头吃口香醋,不一会儿就成了烤鹅。老太大死了后,阎王把她打入地狱,罚她下油锅,走滑油山。她的儿子就是有名的目莲和尚。目莲和尚知道妈妈在阴间受苦,常送饭给妈妈吃,但每次送去都被许多小鬼抢光,妈妈根本吃不到。目莲到山上采了乌饭草,泡成黑水,煮了饭送去。阴间小鬼一看饭是黑的,不敢吃,母亲这才吃到。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目莲这个孝子,“吃乌饭”的习俗就流传了下来。
【乌饭到底是什么?】
在我国长江流域的不少农村 ,每逢春末夏初 ,或农历四月初八 ,有吃乌饭的习俗。煮熟的乌饭米粒晶莹圆润 ,黑中带蓝 ,口味清香鲜糯 ,而具保健功能 ,早就为人们喜爱和赞叹。乌饭又名青精饭 ,唐朝杜甫诗赞道 :“岂无青精饭 ,令我颜色好。”
宋代林洪在《山家清供》中介绍了乌饭的制法 :“按《本草》 :‘南烛木 ,今名黑饭草 ,又名旱莲草 ,即青精也。’采枝叶捣汁 ,浸上好白粳米 ,不拘多少 ,候一二时 ,蒸饭曝干 ,坚而碧色 ,收贮。如用时 ,先用滚水 ,量以米数 ,煮一滚即成饭矣。”比起唐时的九浸九蒸九曝法要简便实用得多。
南烛木 ,属于杜鹃花科常绿小灌木 ,俗称乌饭树等 ,其枝叶浸出液 ,色黝黑 ,具香气 ,色素稳定性能好。叶片内的花青素、黄酮醇等对医治心血管疾病有效。中医本草则认为乌饭“日进一合不饥 ,坚筋骨 ,益肠胃 ,补骨髓 ,久服变白去老 ,除睡 ,益气力 ,轻身延年 ,固精雅颜。”可见 ,乌饭的保健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下图为南烛木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