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S

 找回密码
 进入圣域
楼主: 泪与笑

[其他] 某只的走马观花西安行记~~~~~~~~~~~~(404楼更新汉阳陵408楼照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30 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88~~~翻页占400L~~~
好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30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下班归来~~~~~~~~~~~~~~哦耶~~~~~~~~~~~~~~~~~~ [s:23]  [s:23]  [s: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 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有一个坏消息和一个好消息~~~~~~~~ [s:21]
先说坏消息吧(穿上盔甲先~~~~)~~~~~~~因为那剥削大学灭绝天良系敲骨吸髓专业的十佳优秀毕业生老板又要来新花样,某只又要忙活一阵子了 [s:20] 5555555555555[s:49] 所以更新又要停一段时间了……真的是非常非常非常非常抱歉啊~~~~~~~~~~~[s:49] (猛虎落地式~~~~~~)  [s:67]
好消息是~~~~~~~我已经以壮士断腕的坚决决心决定——拿到这月的工资就炒了老板[s:70]~~~~~~~~~~~~~~~~到时候更新就有保障啦 [s:23]~~~~~~~~~~哦耶~~~~~~~~~最迟到12月10号,某只一定会来更新~~~~~~~~劳烦各位大人耐心等待~~~~~~~~万分感谢~~~~~~~~~[s: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3 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s:18]  [s:18]  [s:18] 我以无比崇拜兼敬佩的眼神望向L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0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归回归~~~~~~~~~~~~~~~恢复自由身哦耶~~~~~~~~~~~~~~ [s:23]  [s:23]  [s:23]  [s:23]
如约来更新~~~~~~~~~~汉阳陵~~~~~~~~~~~~~~ [s:32]  [s:32]
第四天:市内线A早上汉阳陵看随葬[s:48]——下午明城墙上飚车[s:53]——晚上观赏音乐喷泉[s:12]
当好不容易谈妥票价回归的老师看到一行人在汉阳陵门口玩老鹰逮小鸡拉单不拉双贴膏药拉网捕鱼到兴致勃勃无暇他顾,我相信他的心里一定和我一样在感叹着人的适应能力是多么的强大我们的小小愿望是多么容易满足而这个河蟹的世界又是多么的美好……[s:83]能够睡到8:00起床又有热乎乎的苞谷粥和面饼填饱肚子,大家的心情脾气果然好多了,还有人打趣老师说贴着贴着发现“膏药”多了“一张”,还以为是汉景帝诈尸来参加游戏了。[s:11]
以上,请对比在兵马俑博物馆前干瞪大门一小时后我们的反应。 [s:11]
嗯,下面就是市内线第一站——汉阳陵地下博物馆~~~~~~~~~[s:23]
我们首先参观的是展示陵园随葬坑的地下博物馆,和秦兵马俑的展示方式不同, [s:44]汉阳陵的随葬坑是采取地下建筑的设计进行保护展示的——照明全部采用冷光, [s:44]地板和走廊全都是专门从东欧特制的玻璃(据说可以调节温度湿度等等), [s:44]唯一的缺点就是太难擦干净……所以一定要在入口处领一次性鞋套套好以后才能进去呀~~~~~~~~~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保护陪伴皇帝二千多年的随葬文物——它们就躺在我们的脚下。[s:10]
嗯,对了,是脚下~~~~~~~[s:78] 的玻璃的下面哦~~~~~~~~~[s:78]
于是我们就顺理成章的想起了美国那个大峡谷的透明观光玻璃走廊……然后一个个都举步维艰如履薄冰,[s:21]虽然导游小姐笑着介绍说这些玻璃的承重能力达到80公斤/平方米,大家完全可以放心的走(不许跑!),不过有轻微恐高症的某只还是禁不住有点腿软的说……[s:84]
可以这样说——看过这里的随葬,谁都可以理解古代事生如事死的风俗观念。这些随葬坑完全称得上是西汉初年宫廷官府机构的地下微缩再现版,从卫士到膳食再到官司都一应俱全,当看到竟然连代表永巷(冷宫)的坑道都没忘了准备的时候,所有人都不得不感叹当年的考虑真是太周全了……[s:34]
我得承认,汉阳陵之行解开了我的一个疑惑——看《大国崛起》的时候,觉得里面称赞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相当节俭简直是不可理喻——要知道她光是各式手套就有600多双啊![s:83]看了素有节俭之名的汉景帝的随葬坑(的一部分),我突然顿悟了:原来帝王们的节俭是不能用平常人的标准去衡量的啊![s:84] 比起连随葬俑都要造得和真人同等尺寸还要排列军阵的秦始皇,只是造1/3比例小俑偶陪葬的汉景帝果然是很节俭呀!同理,即使是有600多双手套,伊丽莎白一世还是要比把国库挥霍一空导致后来人被滔天洪水般的大革命“溺毙”的路易十四&路易十五节俭得多了……。[s:63]哈利路亚,这样子的结论就连我都想抽自己一顿。[s:84]  
好了,下面就是看图说话时间啰~~~~~~~~~上图片~~~~~~~~~ [s: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0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灭哈哈哈哈~~~~~沙发来支持~~~~GX恢复自由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0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多谢~~~~~~~~~~~~~~自由真是好啊~~~~~~~
PS:好快的速度…… [s:18]  [s: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0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终于明白了,汉景帝真的是好节俭…… [s:37]  [s:37]
等图片……
不快不快,不是你发了5分钟后我才来的嘛~~~ [s: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0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汉阳陵的地面,某只相当喜欢这种地下博物馆的建造方式,不但更有利于文物的保护展示,也不会破坏陵园的地面现状。后面的是景帝的封土堆——秦汉帝陵与因山为陵的唐代帝陵不同,上面这个覆斗形的土堆可是人工堆起来的。

加菲猫纪念照再现~~~~~~~~照片的左侧是汉阳陵的阙楼,阙楼在汉代已经成为一种象征着地位尊卑的礼仪性建筑,其使用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东汉权臣霍光的妻子在丈夫的陵墓建设中私自使用三出阙,正是这个把柄招来了灭门之祸。顺便一说,汉阳陵重修的这个阙楼明显是盖错了——这种两出阙只是王公重臣的等级,皇帝应该享有的是三出阙(在国家级历史陵园博物馆居然看到这种低级错误,实在是太囧了……),好家伙,这种错误要是放在当年可是要抄家问斩的说。

散落在坑里的俑偶,俑其实是作为古代殉葬中活殉的替代而出现的,这样说来,一直以来把“始作俑者”当作贬义使用可真是千古冤案,人家的发明可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说。这些俑当年都是精心制作以后整齐排列在里面,上面覆盖上木板以后封存的,当上面的木板腐烂垮塌以后,下面的俑就被砸压得七零八落了。


汉代的俑是用陶烧制躯干和头部,可活动的手臂则使用木雕,完全依照人体比例缩小到1/3制作的。

汉阳陵的俑偶有三种:红色的男俑、黄色的女俑,还有同为红色但是少了一点点东西(……)的宦官俑。

这是穿戴现代仿制彩衣的着衣俑~~~~~~~

依照使用者的身份高低,俑也有不同的等级,汉阳陵的陶俑是帝后的地下随侍,因而等级很高——身穿彩色绸衣,然而多年以后,精致的木雕手臂和鲜亮的彩绸华服都腐化为尘,令它们变成了无手的裸身俑。
汉俑也同样是千人千面,但它们的表情几乎都是一派温和的微笑,有人说这是在休养生息、轻徭薄赋的政策下百姓生活轻松快乐的写照和帝王希望四海安泰王朝永固的祈愿,然而今天看来,这种不同面孔上出现的相同表情似乎隐约透露出某些预示——大一统王朝帝国对于人们精神世界“一统”的影响。

能够随葬帝陵是一种殊荣,因而历代的帝陵几乎都包括大量随葬墓群。汉阳陵中展示的一部分文物其实是陵园中的随葬墓中出土的。比如这件彩绘男立俑,高等级的着衣俑如今变成了无手裸俑,等级较低的彩绘俑反而依然完整艳丽。

今天参照汉俑放大仿造的~~~~~
这是仿造的伎乐女俑(汉代歌舞团~~~~~),原件是彩绘俑。

男立俑~~~~~~~~~(为什么总觉得很搞笑……)

武士俑~~~~~~~~~

通过在很多坑道里发现的相应的印章和文献资料的比较,可以辨认出这些随葬坑的性质。有的坑道则需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来论证它们的象征意义了。比如这个有着人俑和牲畜俑的坑道很有可能是为皇宫饲养和提供肉食的机构~~~~

腐朽的木车轮留下的印迹。

仿造的汉代木车马,对比秦的铜车马,可以看出西汉初年国家经济的衰退和皇帝的(相对)节俭精神。


这是依照考古发现仿造复原的当年的随葬坑,不知道为什么竟然会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玩的过家家……




生活器具一大堆~~~~~~~~~瓶瓶罐罐一大堆~~~~~~~~~~~~~

陪葬的玉璧、编钟等器物~~~~~~~~~注意数一下那一组由大到小的鼎,列鼎制度是中国古代礼乐制度的重要的部分,依据鼎的数量、大小、纹饰等分出了使用者的社会等级,据说九鼎是天下的象征,所以普天之下惟有天子一人可以享用九鼎的待遇。说起来,鼎这种从食器变成礼器再变回食器的命运还真是奇妙的说~~~~~~~~

[imghttp://pdyz01.mofile.com/p/1/2007/12/10/QW/QWIUOMQDMM_201_500_320.jpg[/img]
缩小号的编钟~~~~~~~~~~~

青铜器及陶器等。多数是食具。最上面的就是著名的茧形壶,因其像蚕茧的壶身而得名~~~~~~~~~~~

陪葬的陶制牲畜,有狗、羊、诸、鸡、马、牛等,古代的六畜都齐备了。
虽然汉代六畜都是可以吃的,但是牛是耕作的好帮手,马又是代步和货运的重要牲畜,所以人们主要还是以吃狗和猪为主。

这是陶狗,看起来好可爱的说~~~~~~~~据说看尾巴是否上翘就可以分辨出家狗和狼狗。

陶猪也好可爱,里面有非常有趣的小猪,有人据此推断当时流行吃乳猪,还不少是挺着大肚子的怀孕母猪,大概是想它们在另一个世界里“子子孙孙无穷匮矣”,好让皇帝不断有肉可吃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0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Re:某只的走马观花西安行记~~~~~~~~~~~~(386楼乾陵更新照片~~!)

有一张图片少了 ] 于是没显示出来……
话说那些陶俑看起来有点恐怖诶……我想我看出男女有别了~~~ [s:11]
狗肉……啊啊啊,我上次带回家的几天没吃发霉了啊啊啊……
不过,陶狗好可爱的说~~~ [s:10]  [s: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0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恐怖啊…… [s:22] 不怕,当作是芭比娃娃啰[s:35] (独自在黑屋子里被一大堆芭比围绕的汉景帝……老天我在想什么实在是太黑暗了[s:20])   
看来我们的祖先真的是对男女曲线没有任何概念的说 [s:22]
其实…………我很想摸一组陶的小动物回去的说~~~~~~~~~ [s:21]  [s:21]  [s: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0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太kuso了……
咦,那里没有微缩仿造的纪念品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0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起来也是相当的奇怪,里面就连仿造的兵马俑都有,却没有看到微缩的动物陶俑~~~~~ [s:83]  [s:83]
而且老实说,我实在没有在旅游景点买东西的勇气……超贵的说…… [s:20]  [s:20]  [s: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0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啊啊啊,一大财源就被他们54掉了~~~~~
那倒也是,我也不会在那儿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0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回来可以用橡皮泥自己捏一堆玩~~~~~~~~[s:46]  [s:46]  [s:46]
上次在花鸟市场的路边摊那里问到十块一族的一组玻璃小猪(妈妈和八只小猪)也超可爱,可惜某只的家里不能放,不然就买回去啦……………………………………  [s:83]  [s:83]  [s:8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2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溜进来说,今天是西安事变多少周年来着?嗯,回味下105楼的照片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3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穿盔甲带流星锤提壳牌润滑油全副武装上随时准备开溜ING~~~~~~~~~~~~~~~~~[s:56]
我对不起大家啊啊啊啊啊啊啊~~~~~~~~~~~~ [s:49]
本来以为炒了老板恢复自由身了ing,都忘记了还有毕业论文这回事……于是被乱分导师见导师填表格写大纲的事杀了个措手不及……  [s:49]
心想再不回来更新就太对不起大家了……真主作证某只绝对没有过乘夜潜逃这等不负责任的念头(好吧,其实很久以前曾经有过那么一点点 [s:37] [s:37])
只是一些星矢行空的某只YY,大家把棍子竹条鸡毛掸子收起来先…… [s:44]  [s:44]  [s:44] [s:22]  [s:22]  [s:22]

附送背景小资料9:汉景帝[s:86]
汉景帝名启,是汉文帝之子,西汉的第四位皇帝。约于公元前157~前141年在位。景帝朝继续推行清静无为的休养生息政策(大致可是看作尽力减少政府人为干预民生的举措,以保证国家不干扰社会恢复运行或与民争富),轻徭薄赋,减轻刑罚等,他的时代与文帝朝合称文景之治,被认为是中国进入帝国时代后的第一个治世,社会经济呈现出繁荣景象。其实景帝在大力推行“无为而治”的原政策的同时已经开始尝试向“有为而治”转变,如有意提高儒学地位、派遣李广等将领反击匈奴,以及引发著名的七国之乱的削藩令等。关于景帝的评论似乎正面偏多,但由于晁错和周亚夫等人的悲剧结局,也有人指责他做事缺乏考虑,寡恩薄义。这从他的谥号景中也可以窥知一二——布义行刚曰景。大概关于一个人的评价就从来没有全面中肯的,但可以肯定的是,有了汉初六十一年的积累,汉武帝才能够得以施展他的文韬武略。
最后多说一句,不少学者都认为正是汉朝中国对于匈奴民族的打击迫使他们大规模西迁,从而引发了公元1~3世纪亚欧大陆上如同多米诺骨牌般的民族大迁徙,而西罗马帝国很可能就是那张被压在最下面的倒霉骨牌……[s:83]

汉阳陵参观小杂感之若为雄才[s:86]
历经汉高祖、吕后、汉惠帝、汉文帝,在几乎化为废墟的大秦基石之上建立起来的汉王朝走过了四十五年的岁月。楚汉之争已然尘埃落定,意气风发却还遥遥无期。清静无为,休养生息,对黄老之学崇尚不是为了真的要造出一个鸡犬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的东方理想国,就像萧规曹随中隐约透出的无奈——连皇帝都找不齐四匹毛色相同的马拉车,大臣出行更是只能凑合点坐坐牛车——面对这样一片凋敝惨淡的帝国,除了百废待兴,来日方长,还可以说些什么来做慰籍?
半个世纪的韬光养晦,不免会让人觉得些许的沉寂。
很少有人会真的胸无大志只求浑噩度日,反倒是栽在好大喜功急功近利上的大有人在。难道汉景帝真的就不想大展宏图?前元元年甫一即位,匈奴骑兵就侵入代地,他何尝不想号令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只可惜有时候时势造英雄这话还当真不假,于是,可以作出的选择早在选择之前就已经注定——如果不是靠得阏氏的枕边风,白登之围就险些困死了大汉的开国皇帝。虽然异姓已灭,诸吕已平,但白马之盟振振有词许下“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刘家王侯却又成了帝国的毒瘤,稍稍一动便是个焦头烂额的七国之乱,逼得景帝将自己的老师骗来腰斩于市夷灭三族也未能化干戈为玉帛。
景帝在位一十六年,一十六个春秋,于历史洪荒不过是沧海一粟的微渺,于王朝流转不过是养精蓄锐的一刻,于人的生命却已是太过漫长。有一些人并非不是雄才;只可惜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他的时代成为汉朝养精蓄锐的最后一个环节,也许惟有景帝才知道文景之治的清平盛世对于自己是否堪称满意。
那么多年那么多人的努力,蓄势待发的弓弦终于张如满月,可以胜任成就一代雄主的远播威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3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居然出现了~~~~~ [s:14]  [s:14]  [s:14]
看在最后一段杂感不错的份上先放过你了~~~~~~ [s:11]  [s:1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3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汗汗,看到大人后面刀光闪闪~~~~~~~~~~今天特意穿了密斯利尔铠甲来果然没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汉景帝,咳咳,他的老妈可是一代强人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进入圣域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A4S ( 苏ICP备12080535 )

GMT+8, 2025-7-10 22:06 , Processed in 0.098385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