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S

 找回密码
 进入圣域
查看: 2428|回复: 10

[转贴]一个关于沙加的身世(其实就是释迦的身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27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贴]一个关于沙加的身世(其实就是释迦的身世!)

沙加其实就是释迦牟尼的化身 然而释迦牟尼并非是真正的雅利安人,在早期佛教的典籍中,没有关于佛教创始人生平的完整记录。释迦牟尼主要事迹散见于佛教各个部派后来编成的经律中,而且往往与神话交织在一起,有许多荒诞的成分。剔除这些神话虚构,大体可以找出一些较为可信的史实。佛教创始人名悉达多,姓乔达摩①,出生于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城(约在今印度、尼泊尔边境地区),大约生活在公元前566—486年①。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思是“释迦族的贤人”。乔达摩出身于刹帝利种姓,是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太子,其母摩耶夫人早死,由姨母摩诃婆阇波提抚养长大。少年时代接受婆罗门教的传统教育,学习吠陀经典和五明②。后与觉善王女耶输陀罗结婚,生子曰罗喉罗。29岁离家,到处寻师访友,探索人生解脱之道。
另外,所谓的雅利安人在当初是群居在中西亚 也就是今天的叙利亚以西的地方 他长期活动在摩揭陀和拘萨罗等国,也不是雅利安人统治区,而是土著人的王国,终其一生,没有到婆罗门教的根据地——西北印度去过。释加模拟的诞生 也宣布了佛教的似的真正意义上的到来 他不但对佛教跟身的影响力有着巨大的发展 在此以后施加开辟了许多自己下属的部落 并被称为施加部落 释迦牟尼出身于释迦族聚居的迦毗罗卫国,佛教传说中的所谓“过去七佛”、“贤劫四佛”,可能就是该部族宗教的领袖。从佛教史上著名的提婆达多反佛事件,及其以后提婆达多教团的活动情况看,以佛立宗的不只是释迦牟尼一个僧团,而是释迦族的传统信仰。反婆罗门教的沙门思潮的影响。释迦牟尼成道前曾参学过其它一些沙门教团的领袖,在其后建教传道的漫长岁月中,亦经常与其它沙门教团往复辩论。他的思想中有许多主张同六师的观点接近或相通。.婆罗门教的影响。释迦僧团是反婆罗门教的重要力量,但其对佛教的影响也不可忽略。其中业报轮回即与佛教所说十分接近。

在漫画中,沙加的绝技天舞宝轮 他也是有这具体意义上的来源!!请看以下:
“十二因缘”是“业报轮回”的理论基础;业报轮回是早期佛教的宗教核心。按照后来佛教比较普遍的说法,“十二因缘”是涉历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的因果链条,现世的果必然有过去世的因,现世的因必将引出未来世的果。十二支在三世因果中的循环运行是这样:这就叫做三世二重因果。这里的“世”,指有情的一生。过去的一生行为,决定今世一生的状况;今世一生的行为,决定来世一生的状况,这就是因果报应。作为能够导致果报之因的行为,叫做“业”。“业”是梵文的意译,音译“羯磨”,意思是“造作”。业分身(行动)、口(言话)、意(思想)三类,也就是人的一切身心活动。任何思想为,都会给行为者本人带来一定的后果,这后果叫做“报应”或“果报”。业有一种不导致报应决不消失的神秘力量,叫做“业力”,“业力不失”是联结因果报应的纽带。作什么性质的业,得什么性质的报,这是铁的法则。所谓善有福报,恶有罪报,是其主要内容。报有迟早,有“此世报”,也有“它世报”。报是必然的,不可逆转。按照善恶罪福的业报法则,有情流转在“三界五道”中。“三界”是佛教根据禅修的程度和想象,对世俗世界的划分,所谓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五道”则是按照经验和宗教传说对世间“有情”类的划分,所谓天(神)、人、畜牲、地狱、饿鬼。也有讲六道的,即另增“阿修罗”一道。“阿修罗”是一类专与天伸战斗的恶魔,来自古印度神话。作善业的生于天、人“善道”,作恶业的堕于畜牲等“三恶道”。善恶有程度不同,即使生于同一“道”中,也千差万别。人的贫富寿夭,就是这种业报造成的。这“道”既包括“有情”自身,也包括不同“有情”所处的周围环境。这样,“业报”的宗教理论,就成了早期佛教的创世说,也成了解释人生差别和社会不平等起源的学说。业报轮回的思想不是佛教的独创,在佛陀活动时期,似已普遍流行。佛教不同于婆罗门教的地方,在于佛教不承认有梵天那样的创世主,不承认四种姓是梵天的意志,更不能以婆罗门种姓为最优胜。业报面前,人人平等,四种姓“名虽不同,体无贵贱”。业报不失,也不会因偶像崇拜和巫术咒语而有所改变,祭祀决不能去罪得福,婆罗门不享有不受恶报的特权。早期佛教主张自作业自受报;自己的思想行为创造自身和周围环境,一切责任和后果都由个人承担。这类思想,有时相当激烈,把对婆罗门教的批判推到极端。这一理论要点,在近现代的西方一些思潮中还能发现。“五阴”、“十二因缘”和“业报轮回”的思想,在理论上可以概括为“无常”和“无我”。“无常”指法无常体,没有什么永恒不变的事物;“无我”指人无独立永恒存在的实体。这无常、无我之说,构成早期佛教“空”观的主要内容,也被视作“苦”的本质所在,是世间人生的真谛。早期佛教的这些说法,反映了客观事物的部分真理,即发展变化和普遍联系的方面,含有相当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但它否认相对稳定,否认整体有不同干部分的质,特别是否认人在改造物质世界上的能动作用,使这种辩证法导向屈从和悲观,是一种消极辩证法。哲学理论上的“无我”说,与宗教教义上需要有一个轮回的承担者,有不可调和的矛盾;“无我”说可以使人对自己的行为完全不负责任,“业报”说则教人对自己的行为负全部责任。对这些矛盾,佛教内部进行过多种调解,但始终没有得到圆满的解决。四谛”中的灭谛提出了佛教出世间的最高理想——“涅槃”。“涅槃”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作“灭度”、“圆寂”等①。它的原意是指火灭或风散。印度的其它一些宗教也采用这个术语作为最高的理想。在早期佛教的理论中,涅槃是熄灭了一切“烦恼”②,从而超越时空、超越生死,与现实世界对立的一种境界。《杂阿含经》(卷18)说:“贪欲永尽,瞋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是名涅槃。”把这种说法推向极端就是“灰身灭智”,身不再生,智识全无。所以本质上,涅槃就是一种死亡的状态。但佛教坚决反对把涅槃理解为死亡。因为按佛教教义,死与再生是联系起来的,死亡不过是有情从一个轮回阶位到另一个轮回阶位的转变,而涅槃的根本特点,就是超越生死轮回。这些说法使“涅槃”带上了极神秘的宗教色彩。不过,涅槃虽是超世间的,但也离不开世间,它是在否定世间一切的前提下建立起来的。只有通过对世间的否定。才能达到涅槃。在这里,“涅槃”只有否定的意义,它自身除了“寂静”的规定性之外,别无内容。因此,它只是某些入逃避尘世烦恼,追求安稳宁静的精神境界,理想化了的产物,与其它宗教的天国说,是完全不同的。在早期佛教看来,“天国”也是世间的一种形式。东西文化在古代有无交流,是一个尚在研究中的问题,但它们之间确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是勿庸置疑的。“涅槃”的“寂静”特征,与希腊的神灵性格就非常接近。“理论上的宁静正是希腊神灵性格的一个主要环节,亚里士多德也说过,‘至善用不着什么行动,因为它本身就是目的”。①“涅槃寂静”当然也包含佛教的“至善”。尽管涅槃也有不神秘的一面,但要使一个具有正常生活和思维能力的人达到它的寂静境界,却十分困难。所以,早期佛典中大量的篇幅是强调达到涅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多方面修习的艰苦过程。通向涅槃的全部修习方法和途径,就叫做“道谛”。早期佛教规定的解脱之路,即通向涅槃之路,被总结为“八正道”,或曰“贤圣八道”,即: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从身、口、意三个方面规范佛徒的日常思想行为;再简要一些,又被归纳为戒、定、慧“三学”,或扩展为“三十七道品”。“戒”是用来“制恶”的,是约束佛徒的日常生活的纪律,后来扩大为极其繁冗的“律”。早期戒律,侧重于禁欲和禁止聚积财物,这与以“生”为苦、以家庭私有财产为樊笼的原始教义是相应的。“定”或译作“禅定”、“止”,是古印度普遍通行的一种宗教修习方法。从一般意义说,“定”就是注意力集中;由于注意力集中的对象和引发的心理活动及其效用的不同,往往导致反常的、奇特的,甚至是病态的精神现象和生理现象,禅定就此被神秘化,成了宗教追求“神通”的手段。当今的瑜伽、气功、特异功能等科学性与神秘性混搅在一起,多半与此有关。但是,佛教也经常把禅定当作聚精会神思考哲理、体得真理和对治各种非佛教思想情绪的基本条件,因此而得到特殊的重视。禅定的“禅”,音译禅那,意译静虑、思维修,原指“四禅定”。“四禅”是诸定中最基础的一种,以“离欲”为前提,亦称“四有色定”,它们以“心一境性”为共性,按照思维活动的宁静程度,和身心的感受程度,划分为高下四等。大体说。从初禅到四禅,是思维由粗到细,由借助语言,寻伺达到完全凭借信仰支持即可本能活动的过程;感受也由有喜有乐升华到没有苦乐等区分的高度,最后,连自我的呼吸都感受不到了,这就是第四禅。“四禅”所描绘的诸种心理过程,实是佛教进行各种禅观思维的共同心地。早期的佛教智慧,大都是通过这种心地获取的。四禅之上,还有一种“四无色定”,所谓“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实是由禅定达到的四种不同的心理混沌状态。“四禅”与“四无色定”,总名“八等至”。据说,达到这些禅定的人,死后可以分别生于“色界”诸天和“无色界”诸天。“色界”的根本特点是“无欲”,“无色界”的根本特点是没有物质。此二界加上以有欲爱为根本特征的“欲界”,就是佛教关于世间“三界”的分类。据此可知,“三界”之说,主要是来自宗教禅修的幻想。最后,关于“三学”的“慧”。按说“三学”都是解脱的法门,但早期佛教多看重慧解脱。修“慧”往往被看作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慧”或译为“智”、“智慧”,实际所指,是考察人生和宇宙诸现象的一种特殊观点和思维方法。“慧”的发生,主要依靠经文和师长的教导,通过禅定沉思获得的。它力图取消客观事物对主体的影响,遏制主体对客体的如实反映,由此形成的观念和方法系统,总是内省的,自我封闭的,同来自社会实践的认识处于对立的地位。由于佛教教条后来越出越多,内省体验各有不同,促使慧学特别发达,这是佛教哲学之所以丰富多采的原因之一。佛教自始至终着力于世界观的转变,与此传统也有关系。修道的全部目的,都是为了“断惑”,即断灭感召三界果报的所有原因。所谓“惑”,即烦恼,实际包含世间一切思想观念、感情、欲望,一切认识活动,所以要想彻底铲除它们,必须几经生死的艰难历程才能实现。早期佛教依据断灭三界“惑业”的程度和仍须继续生死的处所、次数,设想出了四个阶段,四种果报,通称“道果”。得到这些道果的人,与凡人不同,被称作圣贤或贤人。他们是须陀洹(预流)、斯陀含(一来)、阿那含(不还)和阿罗汉。大体说,前二种断惑所得的道果,还要再到欲界降生;第三种道果,只会再生色界或无色界,而不会退还欲界。至最后断灭一切惑业的“阿罗汉”,已超脱三界,不再降生轮回。所以阿罗汉(略称罗汉)亦译作“杀贼”、“不生”,达到了“无余涅槃”,是早期佛教修持者的最高果位,又谓之“应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8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太 长 累~~~~~~~~~~ [s:15]  [s:15]  [s: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楼主,楼主的知识真渊博,向你敬个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1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象在百度看到过,确实好贴,当时就收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8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幸好lz给普及了一下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22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z]1/16/有点超越常识了[/z]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22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s:38]  [s:38]
这篇文章已经很老了,好几年前就看过
而且写得也不怎么样,基本上就是把一些佛学常识概念ctrl c + ctrl v拼在一起,说要解释天舞宝轮的意义,实质内容什么都没说

对于与沙加大人相关的佛学典故,有一篇非常经典的学术文章,前龙心论坛版主 普鲁托 写的《沙加的较完整研究》,推荐看一看

天舞宝轮确有其佛学出典,曾在校内论坛写过一段简短的论述,贴过来

1、天舞宝轮名字的出典
轮是印度的一种兵器,传说转轮圣王出现时,轮宝自现,并且轮宝将引导转轮圣王兵不血刃统一天下,这是印度人向往天下太平的传说
佛祖则用他所证得的正法公布天下,利益众生,破除邪说,所以将佛法比喻为f l
而佛说法,比喻为z f l
沙加的 XX常转也出自于此,天舞宝轮亦是化用了轮宝的传说

2、天舞宝轮的背景:曼荼罗
曼荼罗意思为“坛”、“轮圆具足”,佛教密宗修习有关〝秘密法事〞,为防止魔众侵入,
在修法时空划一圆圈或建以土坛,有时还在曼荼罗各个界面彩绘佛、菩萨等诸天诸尊、诸明
王、明妃、空行像。这就索天舞超华丽的背景,说白了,曼荼罗就索佛法的排场~

3、天舞宝轮的特点
在天舞宝轮中不能进攻也不能逃跑,这是一种“不自在”的状态
佛教三法印之一为“诸法无我”,我们执以为“我”的身体,生理上有饥寒、疾病、疲劳等
诸苦;精神上有贪嗔痴等苦恼。当众苦逼迫时,欲离而不能,根本无“自在”可言。
“无我”与不自在暗合
剥夺人的六感又与佛学中净六根暗合

某莲对佛学涉足尚浅,论述有误之处还望高人指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28 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巧,咱也在构思天舞宝轮 [s: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28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汗……这个文看得我好辛苦的说~~眼睛都花了~~LZ再编辑一下吧~~排版排得太密了~~ [s: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28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LZ的排版有点像佛经~! [s:22] 太密了,不过知道的还真多~!
佩服下。。。 [s: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28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的是佛祖吗。。。。 [s: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进入圣域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A4S ( 苏ICP备12080535 )

GMT+8, 2024-11-27 19:31 , Processed in 0.122075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