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S

 找回密码
 进入圣域
查看: 1001|回复: 1

[其他] 中国5000年瑰宝展,件件珍品啊[130P]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27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此为一摄友前几天去首博拍的5000年文明瑰宝展图片,图文并茂,我觉得很不错,转载过来,希望大家喜欢。

  


  首博大门口
  


  首博的文物精品
  第一部分、礼仪的沉淀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太阳神鸟金饰
  商后期(约公元前1300~前1046年)
  尺寸:外径12.5、内径5.29、厚度0.02厘米,重量20克
  2001年成都金沙遗址出土
  四川省成都博物院金沙遗址博物馆藏
  整器图案采用镂空方式表现,分内外两层,内层周围等距分布12条旋转的齿状光芒;外层由4只逆时针飞行的鸟组成。4只鸟首足相接,朝同一方向飞行,与内层漩涡旋转方向相反。有研究认为其外层4鸟代表四鸟负日,也代表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内层12道芒纹代表一年十二个月周而复始。这是古代蜀人崇拜太阳的物证,也许当时古蜀人已经掌握了岁、时、月的概念以及形成的原因。
  太阳神鸟图案表达着追求光明、团结奋进、和谐包容的精神寓意,而且构图严谨、线条流畅、极富美感,是古代人民“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丰富的想象力、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和精湛的工艺水平的完美结合。2005年8月16日“太阳神鸟”金饰正式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中国最早的“太阳神”——太阳神纹石刻
  新石器时代·城背溪文化(约公元前5800~前4700年)
  尺寸:高105、宽20、厚12厘米
  1998年秭归东门头出土
  湖北省博物馆藏
  这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太阳神”石雕像。先人用写意的手法雕刻出一位身躯修长、两手下垂、双足分立的人,头顶上刻着有23 条光芒的太阳,腰部两侧的圆点似行星在宇宙中运行。此人代表着中国主管太阳的神。万物生长依赖太阳,太阳崇拜在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其信仰形式。此石雕像就是新石器时代长江中游地区的人们对太阳崇拜的产物。
  


  


  


  


  


  最早的青铜酒杯——铜爵
  夏(约公元前2070~前1600年)
  尺寸:带流长14.5、高13.5厘米
  1984年河南偃师县二里头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铜爵为酒器,是中国历史上出现最早的青铜容器。该器采用复合范铸造而成。形体轻薄,长流尖尾,三足高尖且外侈。长流和尾的造型,加强了重心,使之平衡,且又对称美观。整体造型纤秀简洁,舒展空灵,如同凌空飞翔的鸟,体现了古代匠师的聪明巧思。此爵以其棱角分明的长流、束腰修长的身姿呈现出金属器所特有的神态,成为时代最早、器形最美的青铜器典型代表。
  


  原始仿生壶――红陶兽形壶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约公元前4400~前4100年)
  尺寸:高21.6厘米
  1959年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出土
  山东省博物馆藏
  盛器。壶体为似猪似狗的兽形, 兽作挺颈昂首,以张圆的口部作壶嘴,四肢为器足,短尾上翘, 尾根部一筒形口,由此注入水或美酒。此壶造型匠心独具,整体布局恰当合理,兽的形象生动有趣,好像正在张着嘴巴向它的主人乞讨食物。大汶口文化的居民掌握了动物各部位的比例结构,能够突破写实而进行艺术再创造,也凸现了饲养业在当时的重要地位。
  


  


  这件叫玉琮王,是远古时祭地所用的礼器,哈哈,当年乾隆皇帝还以为是笔筒哪。
  


  中国最早的体系完整的文字——刻辞甲骨
  商后期(约公元前1300~前1046年)
  尺寸:长18.4、宽11.7厘米
  河南安阳小屯村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研究所藏
  中国古代占卜时多用龟甲和兽骨。其中龟甲称为卜甲,多用龟的腹甲;兽骨称为卜骨,多用牛的肩胛骨。卜甲和卜骨,合称为甲骨。使用甲骨进行占卜,要先取材、锯削、刮磨,再用金属工具在甲骨上钻出圆窝,在圆窝旁凿出菱形的凹槽。然后用火灼烧甲骨,根据甲骨反面裂出的兆纹判断凶吉。甲骨上一般契刻有占卜的文字甲骨文。这块甲骨上就有刻辞,记载了癸亥日占卜求雨的事情。
  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被列为“通向商代文明的五道门径(分别为甲骨文、传统历史文献、青铜器、考古学、理论模式)”之一。它打开了观察3000年前黄河流域人们生活的窗户。
  


  


  


  


  


  


  


  礼神酒器——铜猪尊
  商代晚期(约公元前1300~前1046年)
  尺寸:长72、通高40厘米,重19.75千克
  1981年湖南湘潭县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尊为酒器。此尊以猪的形象为整体造型。猪背上开椭圆形口,设盖,为酒的出入口。盖上铸小鸟增加情趣,疏密相间的纹饰更显高贵,可见当时设计者的观察写实能力和制作者技艺的精湛;前后肘部有横穿的圆孔管,从实用的角度考虑,此器盛满酒之后,一个人难以搬运,有此管孔,可以穿系绳索,供人抬举。尊盛酒后,难以倒出,应配备有取酒的勺;口两侧有獠牙,从动物进化的角度看,不属于家养,而是一只孔武有力的野公猪。以野猪作为铜尊形制,在现有的商代青铜器中仅此一例。商周时期的象生动物具有表意的功能及象征的意味,艺术地表现了人们的原始宗教观念。
  


  


  蜀国的始祖神——纵目铜人面
  商代晚期(约公元前1300~前1046年)
  尺寸:高85.4、宽78厘米
  1986年四川广汉市三星堆2号祭祀坑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人面中空,大嘴微张,两只耳朵好像鸟翅膀一样向外伸展着。额头上有一个奇特的装饰,是用补铸法安装上去的夔(kuí)龙。整个面具表情威严肃穆,表现手法夸张,将人兽自然有机的融合一体,创造出具有通天法力的神灵形像。据史籍记载,先秦时期第一代蜀王蚕丛,“其目纵,始称王”。一般认为它是蜀国始祖蚕丛的形象。而其两颊上下各有一长方形穿孔,推测此像可能是蜀民嵌于宗庙内木柱之上供奉。


  周武王伐商的见证物——利簋(guǐ)
  西周武王时期(公元前1046~前1043 年)
  尺寸:高32厘米
  1976年陕西临潼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簋,主要用于放置煮熟的饭食,多用作礼器。这是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的西周青铜器,也是西周初年金文中叙述武王伐商的唯一珍贵史料。腹内底部铸铭文4行32字,大意为:武王伐商,甲子日凌晨岁星正当其位,宜于征伐;战胜商朝八天后的辛未日,武王在军队驻地赏赐贵重金属铜给有功之臣——利,利就用铜来铸造宝器以作纪念。铭文载武王伐商的时间是甲子日;再有是从开战后的第八天,就对有关人员进行奖励,说明战争持续的时间不长。这些与文献《尚书·牧誓》、《逸周书·世俘》所载相吻合,都载周武王在甲子日征伐商王。
  


  


  狞厉之美——龙虎纹铜尊
  商代晚期(约公元前1300~前1046年)
  尺寸:器高50.5厘米,口径44.9厘米,重约20千克1957年安徽阜南县阜南月儿河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尊为盛酒器。龙虎纹铜尊以圆雕、浮雕与线刻相结合的装饰方式,组合成严整的画面。肩部有3条蜿蜒的游龙,龙首突出于器身之外。腹部为一首双身的虎,口衔一文身、屈四肢的裸体人形,虎首突起成圆雕。器表纹饰凸起,器内跟着凹进,这种铸造工艺在长江中游地区较为多见。相同的虎噬人形象见于殷墟妇好墓所出的妇好铜钺和四川省广汉三星堆遗址1号祭祀坑所出的龙虎纹铜尊。其含意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是饕餮(tāotiè)食人的形象,或认为虎非食人而是护人。龙虎尊铸造精良,造型完美,是商代青铜艺术的杰作。
  


  


  


  以人扛着的调酒器 ——鸟盖人足铜盉(hé )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
  尺寸:高34.6、身径20.6-21.8厘米
  晋侯墓地31号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盉是调酒器,也是温酒器。西周时期《季良父盉》的“盉”字像手持麦秆以吸酒。王国维《说盉》:“盉乃和水于酒之器,所以节酒之厚薄者也。”此盉乃扁椭圆体曲流形盉,盖为圆雕的振翅鸟形,以熊形链与器相连。器足塑造得形象生动,两个裸体的半蹲人形,身前倾,两人负重时的神态表现得惟妙惟肖。晋侯墓地31号墓与晋献侯稣墓(8号墓)属夫妻合葬,为晋献侯稣夫人的墓。对墓主人人骨进行测年分析,认定其时代为公元前814年至前797年。此盉造型别致,构思奇特,体现出晋国精湛的青铜工艺水平。
  


  


  越人留在湘江流域的酒器——动物纹提梁铜卣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尺寸:高50、最大腹径38厘米
  1988年湖南衡阳县赤石乡出土
  湖南省衡阳博物馆藏
  卣(yǒu),酒器,古文献和铜器铭文常有“秬鬯 (juchang)一卣”,秬鬯是古代祭祀时用的一种香酒。此提梁铜卣出土于湖南湘江流域春秋时期的墓葬中,它的形制与中原地区西周时期的铜卣相似,但盖上和腹部装饰的蛇纹、蛙纹等,不见于中原商周同类器物。加之形制、纹饰相近的铜卣湖南湘潭还有出土。因此,这件铜卣应是湘江流域越人仿制中原西周铜卣的作品。
  越人在先秦两汉时期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秦汉以后大部分融合于汉族,一部分与今天的壮族、侗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卣铸造精良,可知春秋时湘江流域的越人已有比较发达的铸铜水平。
  


  


  


  现实与虚幻交融的浮雕——鸟兽龙纹铜壶
  春秋晚期(公元前770~前476年)
  尺寸:高44.2、口径16.5、腹径25厘米,重6.82千克
  1923年山西浑源李峪村出土
  上海博物馆藏
  壶为酒器,也可作水器。以浮雕方式把器物装饰得精致富丽,怪异诡奇,主体纹饰是人首鸟体的怪兽和龙相互缠绕,人首鸟体的怪兽《山海经》上多有记载,如“讙头国在其南,其为人人面有翼,鸟喙,方捕鱼。”“有元丹之山,有五色之鸟,人面有发。”人首鸟体的怪兽能和龙相互缠绕,应是一种神异之兽,体现出人们对神灵世界的好奇与幻想。在纹饰之间还浮雕有虎食人和牛、豹等动物,腹下一周雁纹,这些纹饰在自然界中可以见到实物。纹饰的虚实结合和冶铸的精致,体现了春秋时期晋国青铜铸造业的高度水平。
  


  


  


  


  


  


  


  


  


  湖南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千年奇“脸”——人面纹铜方鼎
  商代晚期(约公元前1300~前1046年)
  尺寸:通高38.5、口长29.8、宽23.7厘米
  1959年湖南宁乡黄材寨子山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鼎为饪食器,也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该器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以人面作为主体装饰的方鼎。器腹四面各高浮雕人面,虽大小不一,但五官部位、脸部表情如出一范,可见铸造者拥有十分高明的技巧,也许当时已经掌握了放大缩小的技术。人面写实逼真,表情肃穆,给人以庄严神秘的感觉,这可能是中国南方3000多年前商代人的面貌写真,而其耳上有云勾角状物,下有手爪形饰,又有人认为这是古代文献中的“饕餮”( tāotiè)形象。鼎腹内壁铸有“大禾”二字铭文,“禾”字如谷子抽穗时的植株形象,结合器壁的人面形象,有认为是对祭祀、祈祷谷物丰收的一种纪念。
  


  


  一器二用的食物箱——曾侯乙铜冰鉴
  战国前期(公元前475~前338年)
  尺寸:高63.2、口径63厘米
  1978年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铜冰鉴为方鉴内套方尊缶,方鉴底部安有弯形栓钩,正好插入缶足穿眼,把缶稳住。其中一只栓钩还装有倒钩,栓钩插入后,倒钩即自动倒下卡紧,使缶不能摇动。灌酒挹酒不需打开鉴盖,只用打开缶盖,设计巧妙。方鉴四面和四角各有一条攀附状的龙作耳,龙尾部又有小龙缠绕,并附有两朵小花点缀其上,状貌十分俏丽,铸作精细,是失蜡法铸造的较早的典范作品。盖内铭刻“曾侯乙作持用终”。方鉴与方尊缶之间有较大的空隙,可置冰块于其中冰冷食物,又可置木炭以温烫食物。既是最早的“冰箱”,也是最早的“烤箱”。
  


  虢季子白盘
  年代:西周
  材料:青铜
  规格:高39.5厘米,口长137.2厘米
  收藏地:中国历史博物馆
  介绍:
  盘为古代盥器。《礼记·内则》:"进盥,少者奉盘,长者奉水,请沃盥,盥卒授巾。"盘与匜(Yi)配合使用,流行于西周至战国时期。盘的作用与现代的脸盆相近,匜则象一只瓢。贵族行礼仪时,往往用匜浇水洗手,用盘承之。铜盘最早见于商代。虢季子白盘铸于周宣王时期,与散氏盘、毛公鼎并称西周三大青铜器。盘形制奇特,似一大浴缸,为圆角长方形,四曲尺形足,口大底小,略呈放射形,使器物避免了粗笨感。四壁各有两只衔环兽首耳,口沿饰一圈窃曲纹,下为波带纹。盘内底部有铭文111字,讲述虢国的子白奉命出战,荣立战功,周王为其设宴庆功,并赐弓马之物,虢季子白因而作盘以为纪念。铭文语言洗练,字体端庄,是金文中的书家法本。
  虢季子白盘是青铜器中的瑰宝,其流传极富传奇色彩。此盘自道光年间出土后曾被当地农人用以喂马,后县令以数钱据为己有。几经动荡,此盘被刘铭传觅得,极为珍惜。在其后几十年内,凯觎此盘者不乏其人,刘氏后人将盘重埋地下,远避他乡。解放后,刘肃将此盘掘出献给国家。自此,虢季子白盘才得以重放异彩,供世人欣赏。
  虢季子白盘是西周宣王时期青铜礼器。传清道光时期陕西宝鸡 川司出土,为西周著名重器。
  虢季子白盘内底部有铭文八行字。长篇铭文不仅有史料价值,也是先秦书法代表作。其书法颇具新意,用笔谨饬,圆转周到,一笔不苟甚有情致。这派圆转书风对后世影响深远。
  铭文:
  隹十又二年正月,初吉丁亥,虢季子白乍宝盘。
  不显子白,壮于戎工,经维四方。搏伐严狁,于洛之阳。折首五百,执讯五十,是以先行。
  超超子白,献馘于王。王孔加子白义,王各周庙,宣(广字头加个射)爰乡。王曰“白父,孔□又光。”
  王赐乘马,是用左王。赐用弓,彤矢其央;赐用戉,用政蛮方。子子孙孙,万年无疆。
  西周中期著名青铜器。长方形,四面各有二兽首,衔环,四足作矩形,饰环带纹。长130.22厘米、宽82.7厘米、高41.3厘米。造型巨大壮重,纹饰华美。是迄今所见最大的铜盘。盘为商至战国时期流行的一种水器。当时盥洗以匜倒水,用盘承接。此盘有铭文一百—十一字,记述虢季子白受周王之命,征伐我国西北境内当时的强族玁狁,因有功受到周王的赏赐。是研究西周政治、军事、青铜工艺的重要史料。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传世铜器虢季子白盘与散氏盘、毛公鼎并称西周三大青铜器。盘形制奇特,似一大浴缸,为圆角长方形,四曲尺形足,口大底小,略呈放射形,使器物避免了粗笨感。四壁各有两只衔环兽首耳,口沿饰一圈窃曲纹,下为波带纹。盘内底部有铭文111字,讲述虢国的子白奉命出战,荣立战功,周王为其设宴庆功,并赐弓马之物,虢季子白因而作盘以为纪念。铭文语言洗练,字体端庄,是金文中的书家法本。
  铭文记载了西周夷王十一年西伐戎人的一件战事,虢季子白即虢公,夷王称其为伯父。
  青铜铭文不仅是学者研究的重点,也为古玩肆所侧重。因为铭文字数越多,价钱就越高,有铭器的价格甚至要出无铭器数倍,因此,仿制铭文是作伪的重要内容。伪铭约可分为两类:一种是真器伪铭。据传咸丰年间西安有位知县好古铜,对带铭文的铜器高价收买,对无铭之器一概不收。因此,古董商们便投其所好,在无铭真器上添刻铭文,自是此风盛行。当时的匠人“凤眼张”即是此中高手。另一种是伪器真铭。即把残破器剩余的铭文部分嵌入伪器内。此种器虽修饰严密,但若比较地子、锈色及铜质,便可分晓真伪。除以上两类外,还有伪器伪铭,这里不再赘言。
  虢季子白盘是青铜器中的瑰宝,其流传极富传奇色彩。此盘自道光年间出土后曾被当地农人用以喂马,后县令以数钱据为己有。几经动荡,此盘被刘铭传觅得,极为珍惜。在其后几十年内,凯觎此盘者不乏其人,刘氏后人将盘重埋地下,远避他乡。解放后,刘肃将此盘掘出献给国家。自此,虢季子白盘才得以重放异彩,供世人欣赏。
  


  


  龙飞凤舞呈吉祥——龙凤形玉佩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尺寸:高11.5、长21.4、厚0.9厘米
  1977年安徽省长丰县杨公乡墓葬出土
  安徽省考古研究所藏
  此龙凤形玉佩共有两件,出土时分别置于人体盆骨的左右,显然是主人佩戴的成组玉佩中的一件。《礼记·玉藻》记载:“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受礼教的渗透,导致佩玉风行,玉也成为了身份和地位的标志。此玉龙注重造型的变化和神态的表现,使弯曲盘绕的身躯充满活泼的气息和强烈的动感。龙凤组合浑然一体,体现了制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也表达了人们期望龙凤呈祥的美好愿望。琢制工艺显得挥洒自如,得心应手。精湛的琢玉技术和昂扬的艺术风格,充分显示了战国时代那种奋发图强的精神面貌。
  


  中山国的陶艺——黑陶鸭形尊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尺寸:高27.8、长30厘米
  河北平山县中山王墓出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尊为酒器,此尊是专为殉葬特制的冥器。造型为鸭形,设计明快,生动传神,体现了中山国制陶工匠的高超技艺。更具特色的是装饰花纹的部分打磨得光彩悦目,而花纹以外的部分则略显粗糙,把花纹衬托得更加美丽。装饰工艺是在陶坯半干时反复压磨,再压划精细的纹饰,焙烧时以浓烟薰染,烧成又黑又亮的黑陶,典雅娴静。从随葬的冥器中可以想像到中山国贵族日常使用的器物是何等的高贵与精致。
  


  商代宫殿的缩影——偶方彝
  商代武丁时期(约公元前1250~前1192年)
  尺寸:通高60、口长69.2、口宽17.5厘米,重71千克
  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彝为容酒器,因形似两件方彝联成一体,故称偶方彝。通体以云雷纹衬地,以浮雕技法表现了饕餮(tāotiè)、鸱鸮(chī xiāo)、夔(kuí)龙、大象等动物形象。在器体的长侧边缘口沿,各有七个缺口,缺口是专为放置酒斗而设计的。四面斜坡状器盖,斜脊线及坡面中线上均铸出扉棱,盖脊有二钮,便于启合彝盖。器底铭“妇好”二字。整器看上去极似商代宫殿的“四阿”式屋顶,是商代宫殿建筑的缩影。
  


  商代最大的青铜乐器——象纹铜铙(náo)
  商后期(约公元前1300~前1046年)
  尺寸:通高103.5、重221.5千克
  1983年湖南省宁乡黄材镇月山乡转耳仑出土
  湖南省长沙市博物馆藏
  铙是打击乐器,主要用于军旅和祭祀活动。这件象纹大铙重达221.5千克,是商代最大的青铜乐器,被誉为商代青铜乐器之王。主体合瓦形,下附圆筒形甬,旋上饰卷尾的双身龙纹,正鼓部饰侧面立象一对,两两相对,好似在交流嬉戏,惟妙惟肖。使用时口朝天,柄置于座上,敲击铙之鼓部,声音雄浑空阔,悠扬久远。商代人重视对祖先和自然神的崇拜,祭祀时要用牺牲和礼器。人们追求礼器的高大和精致,更能表达对神灵的虔诚敬意。
  


  磬中之王——虎纹石磬
  商后期(约公元前1300~前1046年)
  尺寸:长84、宽42厘米
  1950年河南安阳殷墟武宫村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罄为打击乐器。这是迄今发现形体最大、艺术精美的商磬。謦分为特磬和编磬两种:单个为特磬,编磬由若干个磬组成。这枚虎纹石磬是单件,即特磬。用青灰色石料制成,一面以细双线刻一伏虎图案,瞪目张牙的虎形与器形浑然融为一体。据测定,此磬有5个间阶,可演奏不同乐曲。发音浑厚洪亮,音色近似青铜,并有较长的延续音。
  古代磬多用于祭祀。《尚书·益稷(jì)篇》载:“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表现了先民敲击石磬,举行大型祭祀舞蹈的场景。
  


  佩玉之礼——玉组佩
  西周(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
  尺寸:通长2米(共204件),最大璜长15.8厘米
  1993年山西天马曲村晋侯墓地63号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大型组玉佩为西周首创,是由多件玉器串连组成悬于身上的佩饰玉。其主体多以璜、牌形饰、管、珠等串连而成。据研究,大型组玉佩的使用范围有可能仅限于公、侯等诸侯国国君及其夫人或有相应封号的贵族。此玉组佩由204件各色玉饰组成,长达2米多,可以从头部一直覆盖到脚部,是整个墓地最大的玉礼器组合。组佩中璜的数量竟达45件,将多璜组玉佩的形制推向了中国历史的极致。整组玉佩结构之复杂、组合之规整、饰纹之精湛,使人不难想像主人生前佩戴时的雍容华贵。这件国宝的拥有者为距今2000多年前的晋穆侯的次夫人杨姞。
  


  


  


  


  
  龙凤舞华裳——对龙对凤纹绢面绵袍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尺寸:袍长169、袖展182厘米
  1982年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
  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藏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曾以“丝国”著称于世。马山一号墓出土的服饰,就是“丝国”的实物见证。该服交领右衽、直裾。面料为浅黄绢地对龙对凤纹刺绣,灰白绢里;内絮丝绵。领缘和袖缘均镶有动物纹复合组织绦带,襟和下摆缘均用大菱形纹锦。刺绣以锁绣为主,间以平绣。构图浪漫,龙、凤形象大都作变形处理,是楚人神奇浪漫艺术风格的典范之作。锦、绣为古代贵重的丝织品。该墓主人为楚国贵族女子,该服颜色、纹饰、款式应蕴涵当时贵族妇女服饰的时尚元素。其用料织造精良、色彩绚丽、纹饰浪漫,堪为古代服饰珍品。
  


  第一眼看到它,我想到了“鬼吹灯“
  浪漫的人鸟合体雕塑——漆凤鸟羽人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尺寸:通高65.6、宽34厘米
  2000年湖北荆州天星观二号楚墓出土
  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藏
  圆雕羽人、凤鸟和蟾蜍,羽人的双臂、鸟尾及凤鸟的双翅、后尾为分件雕刻,用插榫与生漆一道粘接。浮雕羽人、凤鸟和蟾蜍的身体特征和部分纹饰的轮廓,羽人头顶有孔,说明上面还有已缺失的部件。蟾蜍代表月亮的精神和生命,凤鸟是飞翔于天地间的神鸟,羽人又是变化莫测的神人,三者结合,呈现出一幅人们遨游太空、探索宇宙的美好图画,是东周漆器中是最具创意的一件。其羽人又与文献记载中楚人所在的荆山“其神状皆鸟首而人面”相吻合,是楚人浪漫思想与探索精神的真实再现。
  


  


  调动军队的凭证——阳陵错金铜虎符
  秦(公元前221~前206年)
  尺寸:高3.14、长8.9厘米
  传山东临城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阳陵虎符是秦始皇调动军队的凭证。虎的左、右颈背各有相同的错金篆书铭文12字:“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 阳陵为秦郡名,即今陕西高陵县。虎符能分成左右两半,要调动军队时,皇帝将右一半交给差遣的将领拿去和带兵将帅手中的左一半扣合完整,验证可信,方能调动军队。虎符盛行于战国、秦、汉,都是专符专用,一地一符,一个兵符不可能同时调动两个地方的军队。直至唐朝,改用鱼符或兔符,后来又恢复使用虎符。
  


  楚人的天国幽梦——人物御龙帛画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尺寸:纵37.5、横28厘米
  1973年5月湖南长沙子弹库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帛画描绘的是墓主人驾龙飞升天国的情景。画中人、龙和鱼都向左行进,与向右飘曳的人物衣衫及华盖上的飘带,构成极强的动感,巧妙表达出墓主人灵魂盼望早日进入天国的意境。
  此画用墨笔单线勾勒后,平涂与渲染并用,有的地方还加了金白粉彩。作品主题思想明确,人物神情刻画生动,线条匀细遒劲,流畅飞舞,画面布局合理,表现出很高的绘画技巧。
  中国的绘画艺术渊远流长,新石器时代已有精美的彩陶,许多商周青铜器上都铸有精美图案,但作为独立意义的绘画作品,这是目前我们能够见到的最早的两件实物之一。
  


  瑞禽献食——凤鸟莲花漆豆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尺寸:通高25.9、盘径24.8厘米
  2000年荆州天星观二号楚墓出土
  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藏
  盛放腌菜、肉酱或调味品,与鼎、簋等组合为成套的祭祀礼器。此豆由盘、凤鸟与蛇身分件制作,再用榫卯连接和生漆粘接而成,如凤鸟衔着食盘敬食。被凤两爪抓的蛇尾细长上翘,顶住鸟尾,起支撑作用,说明楚人已能较好地运用物理学中受力平衡原理。这件豆除造型奇特外,其上的彩绘也是表现出楚文化浪漫诡奇的特点,在凤鸟背及尾上,以虚幻手法展现龙、凤、蛇、蟾蜍等物竞天择的动物世界。楚人这种高超的制漆匠心和技艺,预示漆器制作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
  


  进入了又一个厅,人也真不少,不过比刚才的厅要好多了,哈哈
  


  终于看见瓷器了,呵呵,这个虎子到现在也不知道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超度之舟——青瓷莲花尊
  北朝(386~581年)
  尺寸:高59.5、口径12.2、底径20.2厘米
  1948年河北省景县封氏墓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青瓷莲花尊在我国南北朝时期非常流行,从留存至今的十余件器物来看,均是器形高大,釉色青绿,整器将刻划、浮雕、堆朔、模印、粘贴等多种技法施于一体,纹饰繁缛、上下辉映,它们代表了南北朝时期制瓷的最高工艺水平。浮雕莲瓣是莲花尊的重要造型特征,俯视时向外伸展的层层莲瓣宛如盛开的莲花。青瓷莲花尊大多出自墓中,应是带有宗教意义的随葬品,很可能是替代死者灵魂的栖息物谷仓罐。用于安放灵魂,而且加入了浓郁的佛教色彩,能超度死者亡魂,使其免受轮回之苦。可以认为莲花尊是佛教与中国古代灵魂观念结合的产物。
  


  祈求吉祥的酒壶——兽耳青瓷卣 
  三国·吴(222~280年)
  尺寸:高13.6、口径8.3、足径10.1厘米
  1958年安徽省芜湖市出土
  安徽省博物馆藏
  盛酒器。造型仿商周时期的青铜酒器——卣,盖已失,装饰采用贴塑、印花两种手法,周围对称贴塑四个寓意吉祥的羊首,羊首上有系,可穿绳提携。模印的联珠纹、菱形纹和斜方格纹,是三国至晋时瓷器的装饰特征;形制古朴典雅,纹饰规整朴素,釉色淡青泛黄,抚之有柔润之感,是越窑系青瓷中的精品。三国时期,恰逢乱世。曹操有诗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贵族们财富积累较少,生活器具制作不求奢华样,考古发掘中很少有名贵精美的酒器出土,却多见青瓷酒具。酒器质地由青铜变为青瓷,反映制瓷业的进步。 
  


  


  简单的就是美的
  北方牧民写真画——牧畜图壁画砖
  魏晋(222~420年)
  尺寸:长35、宽17.3厘米
  1972年嘉峪关市新城第五号墓出土
  甘肃省博物馆藏
  画面为一个身着窄袖短袍的边境牧民,正守护着一群羊和马,畜群悠闲游走,自由自在,描绘了河西地区古代少数民族在荒原上放牧的情景。这种砖画是将字画绘写在砖块上烧制而成的,用笔简洁奔放,线条潇洒随意,色彩运用朴实简练,表现手法独特新奇。
  魏晋时期,河西走廊地处丝绸之路中段交通要冲,又是小月氏、鲜卑、氐等族与汉族杂居的地方,草原广袤,牧草丰盛,畜牧业发达,这幅畜牧图形象地再现了“河西畜牧为天下饶”的景象,同时也是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文化相互碰撞、融合的体现。
  


  


  


  


  


  财富的梦想——铜摇钱树
  东汉(25~220年)
  尺寸:通高198厘米
  1990年四川省绵阳市何家山二号汉墓出土
  四川省绵阳博物馆藏
  摇钱树整体由基座、树干、树冠等共29个部件衔接扣挂而成。以铜管作树干,插在浮雕天绿、辟邪纹的陶座上,五组枝叶分插在树干套管上,树顶一人正将玉兔捣成的不死“神丸”置于雀嘴,树枝上满布铜钱,树叶上还饰有西王母长生不老神仙故事及乐舞杂技者形象。树叶婆娑,满布铜钱,似乎只要摇动树干,铜钱就会哗哗坠落,故名为“摇钱树”。摇钱树在东汉的墓葬中常有出土,人们在树上挂满铜钱,编绘神仙故事,祈盼它能像果实那样可以不断地“开花结果”,希望能像神仙一般长生不死。“大地有泉皆化酒,长林无树不摇钱”,墓中随葬摇钱树,表达了汉人渴求财富的愿望。
  


  织锦上的“沙漠之舟”——“胡王”联珠纹锦
  北朝(386~581年)
  尺寸:长13、宽14厘米
  196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阿斯塔那18号墓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该锦以黄色为底,用红、绿等色经线显花。最引人注目的图案是在联珠纹圈内,织有正、倒相对的两组“执鞭牵驼图”:一个身穿紧袖束腰长衣的牵驼胡人,手执短鞭,正牵着一匹双峰骆驼,行进在清澈的溪水之中,驼峰间铺有花毯,人、驼之间织有“胡王”二字。溪水倒映出人、驼身影,也倒映出“胡王”二字。“胡”是当时的中国人对西方、北方各族人的称呼,联珠纹是具有萨珊波斯风格的装饰图案。此锦产于中国,吸取了西北少数民族以及中、西亚的织造技法和装饰纹样,织出了往来于丝绸之路上的牵驼商人形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南北朝时期中西方贸易与文化交流的盛况。


  扬鞭催狮舞——青釉人物狮子纹瓷扁壶
  北齐(550~577年)
  尺寸:高27.5、口径5.7厘米
  山西太原市玉门沟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此壶的造型与装饰均仿自具有波斯风格的银器。壶腹两面模印一个深目高鼻、高大健壮的胡人,手中举握一戏狮甩鞭,左右各有一昂首翹尾卷毛蹲狮,狮背上有人舞球。扁壶两侧为大象头部特写,壶棱脊充当象鼻,象耳耷在狮头之上。这是一件带西域风格的驯狮表演纹饰的瓷扁壶,是南北朝时期盛行胡人舞狮的反映。舞狮是中国与西域之间文化交流的产物。早在1900年前,波斯使者把狮子之类的动物运到中国,为中国人所喜爱,被誉为百兽之王,到唐代狮舞盛行于宫廷、军旅、民间。这些来自异域的驯狮、舞狮表演被烧陶艺人用陶瓷表现得活灵活现。


  来自伊朗高原的尤物——萨珊玻璃碗
  约3~7世纪
  尺寸:高8、口径9.5厘米
  198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北周李贤墓出土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博物馆藏
  玻璃碗呈淡绿色,基本上保留了原有玻璃的色泽和光亮度,腹部上下错位排列两周凸起的圆形装饰,系用烧吹技术制成,再用雕花技术进行整形,经科学检验属钠钙玻璃,不同于中国的铅钡玻璃。这件玻璃碗体现了萨珊玻璃器形和纹饰上的独特风格和精湛的磨琢工艺,是我国出土的萨珊玻璃的代表,说明当时西方玻璃器经丝绸之路输入中国,而古埃及、罗马、波斯的高级玻璃器皿价值高于黄金,中国南北朝时期上层人士斗富,往往用玻璃器皿显示其豪华,这表明魏晋时期的中国出现了中原汉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与来自中亚、西域的异域文化兼容并蓄的局面。


  


  酒壶上的希腊神话——鎏金银壶
  约3~6世纪
  尺寸:高37.5厘米
  198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北周李贤墓出土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博物馆藏
  波斯萨珊王朝风格的酒具。壶腹上部饰一周莲瓣纹,中部浮雕三对男女形象,下部浮雕涡纹和怪兽游鱼图案。酒具上图像主题表现的应是希腊神话故事。壶的形制沿用萨珊王朝金银器风格,把上塑造中亚巴克特利亚人头像,应为中亚巴克特利亚地区制作。这件极为精致的银壶由西域传入,当时习惯称为“胡瓶”。中原发现最早的胡瓶是十六国时期,北朝至隋唐已很盛行,这时期胡人及骆驼的塑像和画像中,常见携带或悬挂着胡瓶,反映出中国与异域诸国经济贸易与文化的友好往来非常频繁。
  


  佛教造像一组
  


  


  


  


  


  龙舞凤鸣——彩绘龙鸟纹漆盘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
  尺寸:高5.5、口径25.8厘米
  1992年湖北省江陵市高台汉墓出土
  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藏
  汉代盛食器。木胎斫制。外髹黑漆,内髹红漆,盘内以浅红、深蓝、金黄彩绘龙纹,间饰三只凤鸟。龙的形态均作曲线形,似蟠非蟠,似绕非绕,均作升腾滚动状。三鸟均为黑色轮廓,内圈中央的一只作站立状,昂首曲颈,长腿短尾,神态悠闲;另外两只遥遥相望,一作鸣叫状,一作行走状。全器色泽鲜艳,花纹绚丽,构图饱满,形象生动,颇具艺术魅力。漆盘上抽象的龙纹和凤鸟纹形态和表现手法已趋于简化,变得规范,所绘抽象云龙,形象洗练夸张,是极为抽象的写意之作;凤鸟工笔细绘,生动逼真,是仿生的写实之作。整幅画面龙舞凤鸣,相辅相成,和谐美观,极具西汉漆器的装饰风格和特点。
  


  


  汉代的高层建筑——绿釉陶楼
  东汉(25~220年)
  尺寸:高216、基座边长82.8厘米
  1990年河北省阜城县桑庄汉墓出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陶楼由台基、门楼和五层楼阁组成,是一件仿木建筑的陶制模型器。绿釉为低温铅釉,它以氧化铅为主要熔剂,以铜为主要着色剂,经过700℃的氧化焰焙烧后,呈现出美丽的翠绿色,极富装饰感。东汉时期随着庄园经济的发展,各地豪门大族为加强防范,常自行兴建大型塔楼,有的高达九层。高楼的盛行,一是军事守卫的需要,便于观察敌情。同时也与汉代崇尚高台有关,汉代神仙学家公孙卿说过:“仙人好楼居”,认为仙人都是住在高楼之处,故汉代贵族豪强热衷修建高楼。由于东汉时期丧葬制度趋向世俗化,古典礼俗的冥器绝迹,才出现了反映贵族豪强和庄园地主生前享用的物品冥器进行随葬。这种汉代楼阁式建筑明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与风俗,再现汉代楼阁式建筑的风格和特点。
  


  岭南越人的乐舞——翔鹭衔鱼纹铜鼓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
  尺寸:高36.5、面径56.5厘米
  1976年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出土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
  鼓面中心主题纹饰为十二芒太阳纹及衔鱼飞翔的鹭鸟,鼓身饰羽人划船纹和舞蹈纹等,纹饰相当精美。铜鼓起源于春秋时期的云南,战国后向四周传播,曾在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四川、湖南等地少数民族中广为流行。除了作为礼乐器用于演奏音乐、伴奏舞蹈和祭祀、典礼外,还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
  铜鼓的演奏方式,一般是将它侧身悬挂,一人击鼓,一人持木桶在鼓底晃动,以改变音量和音色。也常平置地面击奏或由两人抬鼓边走边以手拍击。其音色粗犷宏亮,鼓声大者可达数里之外。此鼓出土于西汉时期岭南越人聚住区,铸造精细,纹饰精美,是汉代少数民族文物中的杰作。鼓足部刻有“百廿斤”铭文,可知当时汉文化已深人岭南越人地区。
  


  实用与艺术完美结合——错金银牛形铜灯
  东汉(25~220年)
  尺寸:通高46.2、牛身长36.4厘米
  1980年江苏扬州邗江县甘泉2号墓出土
  南京博物院藏
  这是一件精美的牛形铜灯,与早期铜灯相比,设计更为合理,制作更为精美。除具有一般铜灯的烟尘导管装置外,圆形灯盘上可推移开合的灯罩已由原来的封闭型变成镂孔透光型,能更好地起到散热、挡风和调光的作用。通体遍饰精细的龙、凤、虎、鹿以及各种神禽异兽等错金银图案,作品线条流畅飘逸,工艺相当精湛,是汉代众多青铜灯具中实用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上乘之作。这类象生形灯具在汉代十分流行,巧妙利用形体本身的有机部分作为导烟管,如人的手臂,牛的双角,凤、雁的颈等,反映出汉代人为防止燃油灯对室内造成污染的环保意识。
  


  


  汉宫佳丽
  汉宫佳丽——跪坐拱手陶俑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
  尺寸:高33厘米
  1995年陕西省西安市阳陵陪葬墓园出土
  陕西省汉阳陵博物馆藏
  俑朱唇黑眉,面容清秀,一袭深衣,正是现实生活的写照。这种俑塑绘出女性的美丽、娴静、细腻和沁人心脾的韵致,足以令人倾倒。
  这是中国古人的标准坐姿——跪坐(正坐)。跪坐源起于古人初始的席地而坐、择地而卧的生活起居方式,又与当时的内衣不发达有关,因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礼俗。这种席居生活,坐卧站立落差大,似有“大起大落”之感,无疑也是一种身心锻炼,可以有效地提炼人的礼仪气质。因此跪坐姿势很优雅,最能体现端庄、谦恭的礼仪风范。从这件陶俑身上,我们领略到了宽大飘逸的汉服,用跪坐的身形展示出其雍容、端庄、宁静、谦恭的美韵。
  重衣别有姿——跪坐侍女俑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
  尺寸:高41厘米
  1995年陕西省西安市阳陵陪葬墓园出土
  陕西省汉阳陵博物馆藏
  俑眉清目秀,屈膝跪坐,姿态端庄,娴静美丽;一袭衣裳相连的深衣,显示出女性的文静与优雅。领袖镶有各色缘边,使得素雅的衣服显出色彩点缀的美丽。衣领部分很有特色,领口很低,依次露出三重相交的衣领。这种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最多可达三层以上,时称“三重衣”。这是汉代妇女穿着的时尚服装。
  汉服“交领右衽、上衣下裳”的特点,体现了中华民族华丽、优雅的气质。这种基本形制经历时代变迁发展出了丰富多彩的样式,为东方世界提供了标准,今天中国及东亚很多民族的民族服装,都受到了汉服的影响;而韩国韩服和日本和服更是直接由汉服发展而来。
  


  


  


  两千年前的滑稽艺人——击鼓说唱陶俑
  东汉(25~220年)
  尺寸:高 55厘米
  1957年四川成都天回山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汉代民间极为盛行说唱表演。这件陶俑袒胸露腹,着裤赤足,左臂挟鼓,右手举槌作击鼓说唱表演,神态诙谐,动作夸张,是一件富有浓厚民间气息和地方风貌的优秀雕塑作品。汉代这种说唱艺术称为“俳(音排)优”,史书记载:“击鼓歌唱,作俳优”。《汉书·司马相如传》颜师古注:“俳优侏儒,倡乐可狎(xiá)玩者也。”在汉代,往往以身材矮胖、相貌滑稽的侏儒充任表演者。陶俑虽为手工捏塑而成,但其神态生动、鲜活逼真,它仿佛从二千年前的历史尘埃中走来,带给我们汉代社会的音容笑貌,让人忍俊不禁,过目难忘。 
  


  


  


  坐席豹为镇——错金银镶嵌铜豹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
  尺寸:高3.5、长5.9厘米
  1968年河北省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墓出土
  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藏
  铜豹身躯用金银错出梅花状豹斑,二目镶嵌玛瑙。兽昂首侧扭,前胸宽阔,两肋生翼,臀部浑圆,足如钢钩。集威武勇敢、矫健敏捷于一身,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豹体内灌铅,使其更加稳重。古代无桌椅,地上铺长席,人们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坐法颇有讲究:“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是尽量让身体坐后一点,以表谦恭,“尽前”是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以免饮食污染坐席。长席四角均须用重物压住,防止卷缩,这种造型美观的铜豹在西汉早期应作镇席之用。
  


  早期环保灯——彩绘雁鱼铜灯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
  尺寸:通高52.6、长34.6、宽17.8厘米
  1985年山西平朔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造型作鸿雁回首衔鱼站立状。鱼腹为灯罩,雁颈为导烟管,盛有水的雁腹是销烟装置,内部中空且相通。灯盘为两片弧形铜挡板,可左右转动开合,既能挡风,又可调节灯光的亮度。毕竟“一点分明值万金,开时惟怕冷风侵”。灯火点燃时,烟雾通过鱼和雁颈导入雁体内,防止了油烟对室内空气的污染,有效地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它将实用功能、优美的造型与科学的环保原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汉代人的全新发明。鸿雁被认为是传送思念和祝福的吉祥鸟,鱼“余”谐音寓意生活富足有余。鸿雁衔鱼的造型,体现了汉人的美好愿望,遍施华美的彩绘,反映了汉代的审美风尚。
  


  滇文化的标志——虎牛铜案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
  尺寸:高43、长76厘米
  1972年云南省江川县李家山出土
  云南省博物馆藏
  虎牛铜案是滇国贵族盛放祭品的礼器。主体铸成一头大牛形状,为处理好巨大的牛头带来的不平衡感,设计者在牛尾连铸了一只猛虎,使案在左右平衡、力度对比、节奏变化、画面安排和气氛渲染方面显得十分和谐。大牛腹下与足间还另铸了一头小牛,使案更加富于变化,也更加稳重。大牛的沉稳、小牛的胆怯、及老虎的残暴,在此形成强烈对比。
  滇国是战国西汉时滇人在云南滇池周围建立的一地方政权,其别具一格的青铜文化举世闻名。此案重心平稳,大小和谐,动静合一,是一件罕见的艺术珍品,当之无愧地成为滇文化的标志。 
  


  汉代规格最高的葬服——金缕玉衣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
  尺寸:长174、宽68厘米
  1994—1995年江苏省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
  江苏省徐州市博物馆藏
  这是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玉片数量最多、玉质最好、工艺最精的玉衣。全部用新疆和阗白玉、青玉组成,包括头罩、前胸、后背、左右袖筒、左右裤管、左右手罩、左右脚罩等十余部件,共使用玉片4248片,金缕1576克。需10万人工才能完成。按照汉代的丧葬制度,玉衣是必需的丧葬品,因为汉人相信金玉可以保持尸体不朽。但只有帝王才能使用金缕玉衣,而此件玉衣的主人是第二代楚王刘郢客,即汉高祖刘邦的弟弟刘交之子。刘交深受刘邦之子、汉文帝刘恒宠信,致使其几个儿子贵比皇子,故刘郢客死时能穿金缕玉衣。同时也说明西汉时期象征地位和等级的玉衣缕质的使用并未形成严格的制度。
  


  东方的始祖神——伏羲女娲图绢画
  唐(618~907年)
  尺寸:纵184、上宽85、下宽75厘米
  1965年新疆阿斯塔那出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捐画绘伏羲在左,左手执矩,女娲在右,右手执规,人首蛇身,蛇尾交缠,头上绘日,尾间绘月,周围绘满星辰。构图奇特,寓意深刻,富于艺术魅力和神秘色彩。这种图像在吐鲁番地区古墓中多有发现,一般出自夫妻合葬墓,用木钉钉在墓顶上,少数则折叠包好放在死者身旁。伏羲女娲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天神和人类的始祖,据说伏羲教导人们从事生产,女娲教导人们婚姻伦理。他们手持规矩,既是生产工具,也是社会秩序的象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杂志《国际社会科学》1983年试刊号的首页插图就是一幅吐鲁番地区出土的伏羲女娲画像,因其与人类生物遗传结构——脱氧核糖核酸分子的双螺旋线结构非常相似,题名为“化生万物”。
  


  


  唐代的手持灯——邢窑白瓷莲瓣座灯台
  唐(618~907年)
  尺寸:高30.4、口径6.5厘米
  河南陕县刘家渠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该灯设计精巧,美观且实用。灯台由灯盘、台柱和承座组成。灯盘中心的圆筒用于插烛,烛泪流于杯盘后可回收,即诗中所说“泪滴杯盘何所恨”。用于执握的台柱细长挺拔,有多圈的瓦棱旋纹,既可打破柱子的单调,执握时也不易滑动。器座凸雕莲瓣纹,底有墨书一“永”字,可能与烛台主人姓名有关。整个灯台胎质细密坚硬,釉色白润,是唐代邢窑的代表作。
  蜡烛是唐代的主要照明用具,也是喜庆时的道具之一,“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洞房花烛明,舞馀双燕轻。”这件烛台的出土印证了唐诗中“莲花烛”的存在,皮日休《夜会问答十》:“莲花烛,亭亭嫩蕊生红玉。”


  东西方的交流使者——骑驼陶俑
  隋开皇十七年(597年)
  尺寸:高45.5厘米
  1980年山西省太原市斛律彻墓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
  骆驼高大健壮,双峰间驮着装满丝绸、珍宝之类的沉重皮囊。皮囊上坐着正在持饼进食的胡商。该俑是中亚或西亚商人劳碌奔波于丝绸之路的真实写照。中世纪的中国具有超强的综合国力和丰富的物产,吸引了无数胡商千里迢迢来到中原。“沙漠之舟” 骆驼,以其默默无声的千年负载,成为“丝绸之路”当之无愧的象征。胡商以这种特殊的运载工具,背负宝石、香料、玛瑙而来,又满载丝绸、瓷器、茶叶而归,异域的礼俗、宗教和文化也随之纷至沓来,胡风礼俗、胡乐歌舞成为盛极一时的长安风尚。他们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作出了特殊贡献,并播下了友谊火种。


  


  


  以枕寄情——长沙窑狮座诗文瓷枕
  唐(618~907年)
  尺寸:高7.3、 长13 、宽8.1厘米
  1983年长沙窑窑址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枕以诗为座,枕面题诗一首:“日红衫子合罗裙,尽日看花不厌春,更向妆台重注口,无那萧郎悭(qiān)煞人。” 写的是少女对情郎的思念。萧郎即萧史,据载萧史为春秋时人物,擅长吹箫,能发出鸾凤和鸣的声音,娶痴迷音乐的秦穆公女儿为妻,后双双乘龙御凤升天而去。因有这段美好姻缘,萧郎成为少女心仪情人的代称,如“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陶瓷枕出现于唐,形体较小,宋以后形体逐渐变大。瓷枕具有纳凉之功效,是消暑的理想寝具,“清凉沁肤、爽身安神”。狮是具有镇邪驱魔的瑞兽,这件瓷枕以狮为座,显然是以其辟邪。


  瓶美酒香——三彩双龙耳瓶 
  唐(618~907年)
  尺寸:高28.5、口径6.6、底径7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以两个对称的双龙衔住瓶口为柄,造型优美高雅,制作相当精致。这种器型是在晋朝鸡头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吸收了西域胡瓶的特点,始见于北朝,盛行于隋、唐。当时自铭“传瓶”,有白瓷、青瓷、三彩等品种,唐代主要流行于东都洛阳一带,巩县窑烧制双螭瓶的重要产地之一。陶瓷器上的龙多为雕塑龙,而龙的地位因象征皇帝而日益尊贵,当时宫廷有严格规定,除皇帝以外任何人不准用龙纹作装饰。这件三彩双龙耳瓶器型端正,保存完好,属唐代三彩瓷器的精美之作。
  


  


  天下第一行书——绢本王羲之《兰亭序》(摹本) 
  唐(618~907年)
  尺寸:纵24.5、横65.6厘米
  传世品
  湖南省博物馆藏
  绢本,《兰亭序》是大书法家王羲之(公元321-379年)于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和一些文人举行“修禊(xì)”宴会上,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当时的得意之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为“行书第一”。
  《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作者的气度、凤神、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此比喻堪称绝妙。可惜被唐太宗作为殉葬品,埋入昭陵,从此真迹永绝于世。现流传于世的《兰亭序》为唐人摹本。因这卷唐摹《兰亭序》所用的是绢本,绢色虽陈旧泛褐,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是极为珍贵的摹本。
  


  流传有绪的墨迹珍本——纸本欧阳询《梦奠帖》
  唐(618~907年)
  尺寸:纵26.5、横34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梦奠帖》共9行78字,内容为书写史事,唐著名书法家欧阳询(公元557-641年)所作。《梦奠帖》保存南宋“绍兴装”,后有元代郭天锡、赵孟頫诸家跋,阐明此帖与当时其他欧书作品笔意一致。郭天锡说到,“此本劲崄刻厉,森森然若武库之戈戟,向背转折,浑得二王风气,世之欧行书第一书也。” 此帖用墨淡而不浓,且是秃笔疾书,转折自如,无一笔不妥,无一笔凝滞,上下脉络映带清晰,结构稳重沉实,运笔从容,气韵流畅,体方而笔圆,妩媚而刚劲,为欧阳询晚年所书。 欧阳询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唐初四大家。该帖堪称大家的经典之作。


  


  


  


  


  绝世唐琴—— “独幽”七弦木琴
  唐(618~907年)
  尺寸:通长120.4、琴额宽20、琴肩宽21、琴尾宽15厘米
  传世品
  湖南省博物馆藏
  琴面为桐木,琴底为梓木,通体髹栗壳色间朱红漆,断纹较多,琴背肩部中央刻狂草“独幽”,龙池下方刻方印“玉振”,琴尾刻名家题诗、题字。琴体色泽典雅,琴徽似玉非玉。
  琴、棋、书、画是古代文人必修的四门功课,而琴居四艺之首。琴,今称古琴或“七弦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数千年来,琴与文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孔子、蔡邕、嵇康、苏轼等都是弹琴名家。古人常用琴来抒发情感,寄托理想。琴音的神圣高雅,坦荡超逸,成为中国文化和理想人格的象征。
  唐代是古琴文化的黄金时代,唐琴无论音质、形制还是历史价值,都堪称古琴中的至宝。“独幽”七弦琴为晚唐古琴标准器,是传世不多的唐琴之一,又明末清初曾为王船山珍藏,弥足珍贵。
  


  形体之美!!!
  


  多有意思的人物造型瓷壶!
  


  


  凝聚时代情趣的酒具-青白瓷酒壶、温碗
  北宋 (960~1127年)
  尺寸:高25.2厘米
  安徽宿县元祐二年墓出土
  安徽省博物馆藏
  制瓷技术的长足进步使宋代人们改变了前代惯用铜器和漆器的习尚。这套青白瓷酒壶、温碗是宋代最常见的酒具,由温碗和酒壶配套组成,在当时称为注碗、注子。温碗曲线形的口沿和酒壶陡折的肩腹,展示着酒文化中直与曲、阳刚与阴柔的变奏,令人观之而回味无穷。淡雅的色彩、简洁的刻画又透露了宋人的儒雅心境。由于碗内的热水可随时更换,因此使用这套酒器可以达到时刻保温的目的,从中也可以看出宋人对饮酒的嗜好以及其中的诸多讲究之处。
  


  佛家供物——定窑白釉龙首莲纹净瓶
  北宋(960~1127年)
  尺寸:高25.1、腹径10、足径6.7厘米
  河北定州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
  河北定州博物馆藏
  净瓶为佛教徒使用器物。仿佛塔造型,腹部饰仰覆莲瓣纹,颈中部附一相轮状圆盘,器身一侧塑龙首流口,其造型非常少见。此瓶制作精细,釉质莹润。净瓶属于佛教僧侣出行随身携带的“十八物”之一,供饮水或净手之器,后也成为佛前供奉之物。定窑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是继唐代的邢窑之后兴起的一大白瓷窑系。窑址位于今河北曲阳县的涧磁村及东燕川村、西燕川村一带。
  


  雨过天青,瓷器之宝
  


  宫中陈设之珍——官窑贯耳青瓷瓶
  南宋(1127~1279年)
  尺寸:高23、口径8.3×6.6厘米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宋室南渡临安(今杭州)后,先后在修内司和郊坛下设官窑,以供朝廷所需,分别称为修内司官窑、郊坛官窑。两个窑址分别在今杭州市凤凰山下的老虎洞和乌龟山找到。器型多仿商周青铜器的尊、鼎、炉、觚等陈设瓷和祭祀用礼器,这件南宋官窑贯耳瓶即仿古代青铜器造型。端庄典雅,胎薄体轻,釉质肥厚光润如玉,开片如“蟹爪纹”。口沿及棱角处因釉较薄而露出胎色。南宋官窑代表当时青瓷的最高水平。
  


  南海一号中的瓷器
  


  洛神赋图
  


  


  


  


  


  


  燎熏炉炳明烛——青白釉镂空香薰
  宋(960~1279年)
  尺寸:高14 、口径12.7厘米
  1995年南京江浦星甸出土
  南京市博物馆藏
  宋人熏香有颇多讲究,除居室用香炉外,还有用于熏衣被的“卧褥香炉”,“绣床渐满,香球无数”,在家时可置于衣被中,出行则携于袖中。宋时皇室宗族入内时,妇女袖中常自持两个小香球。北宋刘敞作有《戏作青瓷香球歌》,可见瓷质香球是人们常用之物。南宋有诗曰:“手束柔荑调雁柱,袖翻纹锦出香球。”此香炉晶莹温润的釉色、熏盖的镂雕缠枝牡丹造型配上优雅的清香,无不突显宋人的清新脱俗。
  


  


  狮子戏香球———绿釉狮子出香熏炉
  北宋(960~1127年)
  尺寸:通高32、口径12.2、腹径10.8厘米,低径12.3厘米
  安徽宿松县北宋元祐二年墓出土
  安徽省博物馆藏
  香炉有封闭式和敞开式两种,香炉有封闭式和敞开式两种,封闭式炉时称“出香”。这件出香造型如覆莲座上捧出的一朵莲花,花心里的莲蓬正好是香炉盖,盖顶为一只名为狻猊的狮形坐兽,蹲在莲蓬果上,前足戏彩球。兽张口,炉烟便从此出。狻猊,为传说龙生九子的第五子,“形如狮,喜烟好坐”,故香炉多以为盖。宋时徐兢出使高丽时见过类似的狻猊出香,“上为蹲兽,下有仰莲承之”。这种香熏炉大多摆放在厅堂之中。宋代香文化盛行,对香炉、香料有诸多考究,也体现宋人生活的精致。古代文人雅士把焚香与烹茶、插花、挂画并列为四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8 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这题目是在说首博的展览吗?
那几个展厅都不错~但我对希腊的展厅更有爱啊~而且还是免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进入圣域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A4S ( 苏ICP备12080535 )

GMT+8, 2024-11-25 02:11 , Processed in 0.116893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