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S

用户名  找回密码
 进入圣域
查看: 3069|回复: 13

[讨论] 【细节控+考证控】来扒一扒处女星座神话外传第4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25 0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因为挺忙的,所以一直没怎么泡论坛,刚刚才看到了★冥王神话处女星座外传★的最后一话,随便说点个人看法吧:

【1】首先让我注意到的是,小时候的阿释密达在帕米尔的高塔里打坐时,周围的佛像都是健陀罗时期风格的,而长大后他为了制成念珠觉而燃爆第八感之时,身边的佛像却都已换成汉唐风格的了,甚至是有点日本味儿的。——我个人胡乱YY一下,这是想通过换一批佛像摆设来说明白礼已经把阿释密达调教得十分适应咱汉地习俗了么?捧腹~~~~~~那阿释密达你是不是还会来几句中文或者藏文啥的?呵呵呵~~~

【2】然后,是关于阿释密达口口声声的“我自身没有痛苦”这个论调。我很费解为啥那么小的孩子就已经感受到四大皆空——虚无了呢?而,如果你已经感知虚空,已经证得佛果的话,那你还卧荆棘搞苦修故意找痛苦什么的干嘛呢?你应该跟众多高僧一样,为修行上了一个新层次而感到欣喜才是哦~~~! 所以就这里,我不是很明白。

而且,我不信你饿着肚子不痛苦吗?你没衣服御寒挨冻着不痛苦吗?这样的痛苦都不算痛苦的话,我想说这人内心好强大啊。。。感觉像在装X啊。。。(抱头躲过旁边飞来的臭鸡蛋~)

不知怎么的,我好像没看到高僧,却只看到一个内心有点空虚寂寞的小孩?他好像是悟道了但是却更迷惑了?或者,也许是翻译或者是作者语言能力的问题,所以没能让我深刻理解其想表达的含义?


【3】冥冥之中的声音对阿释密达说他“已身并非空虚”,所以他跟雅典娜这样的正宗神祗相比,只算是接近神,而并非神。那么真正的神是什么?是“已身是空虚”么?——手代木大姐,我真的看不懂这块到底想说什么了。

而阿释密达的名字 Asmita (我是),跟这个有联系吗?


【4】最后,还有阿释密达对雅典娜的理解,说她“一直守护着这个世界等着人们几度轮回后终有一日觉醒那广大感觉的时刻”,——这是一厢情愿地认为雅典娜是在守护着世界、等着大家都慢慢成佛去么?乐死我了~~~ (某彩一边敲字一边继续躲臭鸡蛋~)

可惜轮回的说法是从古印度传来的,古希腊和古中国以前可是没有这个说法的哦。。。。。。阿释密达同学。。。。你不会就是这么被白礼洗脑的吧。。。


——总而言之,阿释密达的故事我有点没看懂,求答疑解惑+讨论。。。 本人才疏学浅,上面写的那几段就当半搞笑看好了~~~~


回复

举报

发表于 2013-6-12 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之彩 发表于 2013-6-11 15:09
非常感谢啊。虽然我也看得是一片混乱啊。。。大概是明白些了。。。

我原来写论文的时候,看了一堆西域 ...

神话溯源就是个大坑啊大坑,

天朝古代鬼神观坑太大了, 大致的就是LS说的了,我看过的资料似乎也倾向于:我国古代有自行形成类似今天俗称天堂和地狱的存在,但轮回和来世神马的,ms还不能说独立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和崇拜。

你讲的诗经记述大概是大雅的“文王在上,於照於天”
而大风大概是《淮南子》,到淮南子时期已经比较系统的把昆仑分为三层,等级也比较分明,最下为凉风之山,登者长生不死,往上是玄圃(山海经又称平圃),吸收灵气,呼风唤雨,这就有成仙的感觉了,再往上就是太帝所居,那就是神的领域了。
那不是古代阴间描述,更主要是天国方面的描述。

有说法认为最初我们的传说里神是居于高山上(如昆仑),神可随意来往人间,但后来我们把神请上了更高的高天(国语、太史公自序、尚书等记载颛顼命重、黎绝天地通,重司天以属神,黎司地以属民,而后来典籍记载重、黎的子孙羲、和为尧帝任命司掌天地四时,使人神不扰,各得其序),而我们的文化重祖先,最受尊崇的祖先是居于天帝身侧的,殷商时期的甲骨片就有祖先君王死后居于天帝身侧的记载了,普通情况下,古人把死去的祖先请到离天较近的地方居住,如下面说的泰山,只是“泰山治鬼”说法成型何时有争议。
而阴间,先秦如《招魂》里有阴间景象的描述,比较悲戚恐怖。先秦也有诸如黄泉、九泉的概念,左传郑庄公玩文字游戏的黄泉见母算是最出名的了。汉代盛行“泰山治鬼”“魂神归里(蒿里)”说,汉书、三国志、博物志……以及一些古乐府都有提及。汉代的阴间也有一定的阶级规模,如LS提到的长沙马王堆汉墓的记事木牍里有记载古人的地下世界里有“主贓(藏)君”(大概就是阎罗王前身了),之下有“主贓郎中”,由“主贓郎中”向“主贓君”汇报,凤凰山汉墓里也有向地下主君报道的记载,说明已经有一个较为完整的地下司职体系。之所以要向地下主君汇报,《太平经》的确更系统:“地下得新死之人,悉问其生时所作为,所更,  以是生时可为,定名籍,因其事而责之。故事不可不豫防,  安危皆其身自得也。” 阴司造册后,鬼分三等:“守善学,游乐而尽者,为乐游鬼;法复不  见愁苦,其自愁苦而尽者,为愁苦鬼;恶而尽者,为恶鬼也。”

现在还没找到轮回转世的系统证据,ms目前一般还认为轮回转世说是受三哥的影响。

而飞升登仙这些,个人也觉得不见得是我们更乐观,只是在信仰上更注重现世和自我的表现,要说乐观,反而类似三哥的信仰更容易乐观,穷着乐呵|||||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举报

发表于 2013-5-25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棒的文章
先推在慢慢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3-5-25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lz看的好仔细!于是把原版又翻出来好好看了一遍

【1】完全没研究,等待高人~

【2】阿释所说自身没有痛苦,并不是已经悟到了四大皆空,他可以感觉到所有其他人的痛苦,独独感觉不到自己的,打比方的话大概是我们看到有人失恋或怎么,我们感觉得到他们痛苦,但事情轮到自己身上却不觉得痛,这种感觉。所以阿释觉得自己空虚,认为自己救不了别人,因为归根到底他不懂他们究竟为什么痛苦,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原因是佛陀所说的他的“感觉太巨大”,结合前后文估计是承受力太强的意思,就是会引起大多数人痛苦的原因并不能也令他觉得痛苦,类似于咱们10天不吃得饿死,他得100天(?)这样,所以他不吃喝,拼命想去感同身受,想要入世。

【3】根据【2】,佛陀才说阿释自己并非虚空,他一样有悲伤和愤怒的感情,他一样会受伤,潜台词是得有个足够强力的什么,才能让他感受得到,而神是完全没有这些的,所以他是接近神,而并非神,所以佛陀劝他只做人就好。最后阿释终于感受到自己的痛苦,才流出了眼泪,他悟到了人类不需要靠别人救赎,而在于自己求索,救赎和领悟只存在于人类追求的尽头,而这些原本就藏在人的内心里。不过asmita这个名字与此有无关联就不知道了,还得等高人或sdm自己出来说明~

【4】根据【3】,阿释对雅典娜的理解就是她只守护和等待着人类自己去求得救赎和领悟,而并不干涉或帮助,雅典娜等待着人们经过一次次轮回,终有一天在悲喜中觉醒了这种“伟大的感觉”之后,能够相亲相爱(共产主义?),所以地上世界对雅典娜来说既是苦行林又是乐园,所以即使这世界全是痛苦也依然有价值,所以雅典娜仍然要守护这个目前还全是痛苦的世界,所以对于哈迪斯这种要破坏地上世界破坏灵魂和轮回的家伙,统统要消灭!不过如果希腊神话的世界没有轮回,那哈迪斯和雅典娜不都白忙活了。。。看来漫画创作也得谨慎,不好瞎掰啊哈哈~

以上都是根据原文进行的个人理解,还没看过任何一版汉化,应该不存在受翻译的影响,但还是感觉要表达清楚自己的理解十分艰难,sdm实在写的太。。。艰涩。。。从正传开始一直觉得sdm的表达能力有点问题,或者说她的表达十分文学,她爱用长句,有时甚至得像读文献一样给它一段一段分开了去理解,而不像大多数作者(尤其老车,对比之下语言标准得简直可以拿去当日语教科书)读一遍就懂,真是十分少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3-5-26 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1】目前已知自帶中文技能的只有雅柏菲卡
佛像估計沒那麼深寓意,只是手代木爲了區別兩個地區和時代所以畫成不同風格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3-5-26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带中文技,噗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3-5-26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1,是地点不同吧,阿释为了制成念珠觉而燃爆第八感之时,是在帕米尔的塔里不是,帕米尔根据原设定在西藏,汉唐佛像正常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7 0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七之彩 于 2013-6-7 04:43 编辑
炽翼凤凰 发表于 2013-5-26 18:25
关于1,是地点不同吧,阿释为了制成念珠觉而燃爆第八感之时,是在帕米尔的塔里不是,帕米尔根据原设定在西 ...


没好意思顶自己帖子,不过看到回复,我想还是回复一下吧。

首先得确认穆公馆的那个塔,是不是就是LC里的那个塔。如果不是,那就不好说了。如果是的话,原著里穆住的塔好像就没有顶层吧?难道是阿释密达那会儿炸掉的么。。。

关于塔,我找到出处了:http://afff-1216.blog.163.com/blog/static/6079275720082702643479/   明明是嘉米尔,海南版翻译成帕米尔,一下就跨省了。


再:佛像可不都是一个风格的,(印度地区的)健陀罗时期的佛像受波斯、希腊那边影响,跟咱们后来汉唐风格的是不一样的。

叹,可能不是所有人都对这些了解或者有兴趣的,我也懒得再多解释了。不知道就不知吧。唉,当初发帖时我已预料到会应者寥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3-6-11 0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玉 于 2013-6-11 06:57 编辑

【4】轮回的概念俄尔浦斯教就有。俄尔浦斯教公元前8世纪就存在了,公元前4世纪传到整个阿提卡,再后传遍希腊,跟奥林匹斯宗有本质区别,但影响不容小觑(好像比古老的话,奥林匹斯宗未必比俄尔浦斯教古老)。几大核心其实看起来跟佛教挺像的:
a.基本前提是:宙斯跟老婆甲帕尔塞福涅(你没看错,)生了狄奥尼索斯(被吃前又名:扎格柔斯),提坦吃了狄奥尼索斯,提坦被宙斯劈成灰,雅典娜捡走被吃的娃的心脏,让宙斯吃下去,然后宙斯跟老婆乙塞墨勒OOXX,这颗心脏又到了新生儿的身体里,成了后来的狄奥尼索斯。而提坦的灰烬中诞生了人类,所以人类具备提坦的卑微恶劣的魔性和被吃的狄奥尼索斯肉身的崇高神性。由这个前提,人要遵从教义,苦修,吃素,blarblarblar……
b. 人类分为灵魂和肉体,肉体从欲的,因而是灵魂的囚牢,只有死亡之后,灵魂才能获得释放,而肉体在人死后必须彻底毁灭,否则灵魂可能再次回到肉体(SS黄金诈尸、LC无限复活挂等的源出处),所以火葬毁灭肉体是必须的(SS撒尔娜烧掉慰灵地尸体的源出处)
c. 灵魂死亡之后,接受冥界审判,判罚之后冥界可让人转世为人,也可转世为动物——参考a,因为人会转生为动物,所以俄尔浦斯教不推崇吃肉。SS冥界有部分参考这一派设置,奥林匹斯宗好像没审判说吧
d. 经历许多次转生之后,直到灵魂纯洁无瑕,才能进入到极乐岛
——以上,以俄尔浦斯教,希神中也可以提转世概念,思密达先生也谈不上说错,至于是SDM老师考证过还是歪打正着倒不清楚,外传解读和诠释的方式有点当下日本流行化了,实在看不出消化过再创作的样子。

PS:然后……我想说,即使以俄尔浦斯教,破坏灵魂和轮回的也不是哈迪斯先生和冥界,如果吐槽的话也是说这个结论完全是为了保护蛋把母鸡杀掉然后蛋就安全了(其实没有了鸡也不会再生蛋了)的理论,当然这是因为SS哈迪斯先生和冥界设定为恶的基调而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1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念玉 发表于 2013-6-11 06:39
【4】轮回的概念俄尔浦斯教就有。俄尔浦斯教公元前8世纪就存在了,公元前4世纪传到整个阿提卡,再后传遍希 ...

非常感谢啊。虽然我也看得是一片混乱啊。。。大概是明白些了。。。

我原来写论文的时候,看了一堆西域宗教的东西,越往前、越往西看越晕~  看到公元前好几百年就存在有光明黑暗二元论的时候(我想你大概知道我指的是什么)我就差不多止住了,因为脑子已经快成浆糊了。 也不知道他们这些教派和论点是谁在先谁在后。

我记得以前有人提过: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中国没什么轮回的概念,大家普遍的愿望是死后升仙去吧?中国古代的那个诗经还是什么的,貌似只有一篇提到过阴间的事情,比如周围有大风什么的,然后就没更多的文献提到了(也许是我看得还不够多?)。感觉那时候的古人更注重死后升仙,我可不可以理解为想法比较乐观呢。呵呵~~~

再次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3-6-11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1】 的确外传第四话里面的佛像是犍陀罗风格的。不过似乎本传(asmitA长大以后)里也有很多犍陀罗风格的佛像嘛。譬如本传第四卷中的(不知道这里怎么传图TAT)。而且LC发生的时代已经是18世纪,加上黄金圣斗士迅捷的移动速度,我觉得通过两种早期的艺术风格来判断可能也未必准确?
【3】asmitA的确是从动词词根as的第一人称asmi变化而来的,但是一般都不会说成“我是”哦。普遍情况下意思为我慢,作者的“我想”从某种程度理解也是这个意思呢。西文的话一般翻译作egoism或者比较权威的字典解释为“das Ichbinsein,Selbstsucht”。我觉得在这一点上2L说得很有启发呢,大概是因为耽于自我,认为自我求索能够解脱而产生的吧?
【4】轮回的观念很难说。但是阴间或者来世的观念在中国也很早就产生了哦。之前胡适他们是认为只有佛教传入之后才有天堂地狱之说的,不过后来也有一些学者反驳这种观点。譬如马王堆三号墓里出土一封告地策里就写到类似于死者的家臣向冥府的掌事者通报死者到来这样的事情。在相同时期出土的文书中也有类似的。仙人崇拜在战国时期就变成了一种现世特征的崇拜,不过其最盛应该是到武帝时代,也是在秦汉之间普及到普罗大众的观念中去的。但是关于地府的描述也仍然存在这,《太平经》里就有关于死后审讯、惩罚和阴曹的记录,或者是阴间政府模仿地上的行政机构的叙述。(不过这个似乎跟lc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

不过我还是弱弱地觉得LC是描写18世纪的观念与想法啦。=w=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0 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七之彩 于 2013-6-20 02:23 编辑
念玉 发表于 2013-6-12 07:53
神话溯源就是个大坑啊大坑,

天朝古代鬼神观坑太大了, 大致的就是LS说的了,我看过的 ...


非常感谢,这贴很有营养~~~ 我收藏了~~~  ^^

话说那塔里供奉着藏式风格的佛像可能会更符合实际情况一些,可惜作者偏偏就是没采用那种风格的,要不我就不会这么叽歪了。。。
我个人目前所见到的犍陀罗风格的佛像貌似都是在博物馆和书里,还没见什么私人住宅里收藏着,毕竟是太古老了。。。
——看来那塔历史悠久、文物众多啊。。。好吧。会修圣衣的羊羊族们,我好羡慕你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3-8-12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3-11-6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啊,虽然我看得是一片混乱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进入圣域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A4S ( 苏ICP备12080535 )

GMT+8, 2025-7-19 04:14 , Processed in 0.085722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